和李会联系时,她正带着5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大学生给自家的农场育苗,二十多种蔬菜种子,大部分已经发芽了。“白盘菜你见过,但是紫盘菜、绿盘菜、红盘菜没见过吧!”她爽朗地笑,“种出来后,你可以来我们农场尝尝鲜。”
“坚守自己的良心,打造最美的家庭农场。”在很多采访中,李会都是这样阐述对自己家未来这座农场的期许,这也是她一开始建设农场时的目标。
李会,鹿城区藤桥镇岙底社区温州市高田生态农场有限公司的老总,从一名农业“零基础”的城里姑娘到田间地头的行家里手,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农民学院首届学历班毕业生、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年农业创业精英培训班毕业生,她走了整整七年时间。
那些“零”的烦恼
做农业之前,李会当了一段时间全职太太。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她不适应家长里短的居家生活,一度很是苦闷。于是,丈夫便建议,不如回岙底田塘头村——他的老家,租些土地搞农业。田塘头村气候宜人、水资源充足,森林覆盖率达79%,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绝对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好地方。
虽然一直生活在城市,“零”种地经验,但李会明白,这几年各级政府都在鼓励发展农业,各种扶持政策力度不小。此外,现在的食品安全也让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她很揪心。一番思量之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年年底,她首期流转了多亩土地。由于没有经验,李会的农产品营业额几乎是零。
万元的转机
年,一个对她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转机来了。9月,李会从鹿城区农培办获得了一个消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招收首届学历班学员,于是,李会马上开始学习,考取了该校的成人大专,进入了学历班的学习。
一边要安排合作社生产、销售,一边还要学习,李会说有时真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如果中断或不学,技术、方法、思路肯定就跟不上。所以不管是一周两天课,还是半月四五天课,她几乎全勤,而且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前排。
最让李会感觉受益的,是专家老师和学员之间的结对跟踪服务。她说,学院10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老师先后数十次到田里为她出谋划策,从整体规划设计、品种引进、技术指导,乃至产品的包装和营销,都予以精心指导。尤其让李会感动的是,这些指导不仅免费,连路费都是老师们自掏腰包。同时,她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互相到彼此的基地学习、交流,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学习,李会还学会了利用电商销售农产品,目前,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zn/1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