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携手民企答好总

治疗白癜风用的药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98.html

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报告,引起温州科教界强烈反响。位于浙南科技城温州海创园的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近日组织科研人员学习全会精神,参会人员在学习后纷纷表示,全会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融入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打造新材料领域创新高地。近期将加快与民企携手推进科研,答好“总理之问”,为奋力开创科创高地建设等“十个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携手答好“总理之问”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正与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紧锣密鼓地研制中国“笔尖钢”。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拥有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多亿支,光鲜数字背后却一直掩盖着这样的尴尬:造不出笔头,每年仅从日本等国就要买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

小小圆珠笔头,究竟藏有多少高科技?温大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温大瓯江特聘教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笔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兆伦说,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举了一个例子: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李克强总理发出“圆珠笔头之问”引起全国制造业震动,不少企业和科研院校纷纷进行研发,但最终效果还是不能比肩世界一流水平,中国造“笔尖钢”还不能完全替代进口。

王兆伦说,李克强总理发出“圆珠笔头之问”,更是“中国制造业之问”,温州作为中国笔都,科研院校和企业都有责任答好“总理之问”。

“我们前期在做‘笔尖钢’的成分分析,反复试验,找出最合适的配比,给出配方,力求‘笔尖钢’的品质达到国际一流。”王兆伦说。

同时,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爱好、晨光、白雪、贝发、爱上等多家公司,承担科技部的“十三五”规划课题,参与研究笔头与墨水的磨合,实现新突破。

攻克新材料、新能源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由温州浙南科技城管委会与温州大学展开校地合作共同设立的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投资孵化、企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开放型共享平台。近年来,该院基于两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温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积极服务温州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民用工业自主生产、创新升级,让科技改造工艺路径、提升产品品质、精致国人生活。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钱鹏程说,该院专家还研发出高能量密度和高功能密度的超级电容器、柔性电子产品组装技术、金属重防腐涂层材料、高性能尼龙、PTFE薄膜滤芯长寿命口罩、高性能透明太阳能电池背光ETFE薄膜、蓄光发光玻璃陶瓷等高科技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目前,该研究院已汇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浙江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温州市重点实验室、温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级平台,引进和汇聚了一批面向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高层次人才。

近三年来,该研究院已立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级引智项目、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计划等24项人才及科技项目。目前研究院已申请发明专利80多项;发表SCI期刊一区高水平论文30余篇。

钱鹏程说,该院将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在十四五期间助力温大完成申博等重大突破,加速创新资源汇聚,为奋力开创科创高地建设等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温州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ys/14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