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月27日,温州晚报“新春走基层”栏目,刊登《S1线建设者的家属“爱在温州”为“不着家”的丈夫安个家》,报道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温州市域铁路S1线项目部春节值守员工故事。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承建了温州S1线通信、信号、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等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进度,项目部员工选择放弃春节假期,值守施工。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还有微视频哟!
新春佳节,当你与家人欢聚时,市域铁路S1线的建设者依然在工作岗位忙碌着,成为春节里的“坚守者”,几家割舍不下相思之情的家属选择来温州陪伴他们过年,还有家属上工地帮忙。
家属拖家带口来温团圆
意外成微电影“主角”
在瓯海潘桥马桥东街一间约60多平方米、简朴的民房里,丁利晶和爱人在这里过完了年,而这里也将是他们在温州的“新家”。这也是丁利晶第一次在外地过年。
丁利晶来自河南洛阳,爱人郭双龙是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安装项目部的一名员工。因为爱人工作忙,过年回不了家,1月份丁利晶就带着3岁的孩子小金豆来温州团圆。
这个决定,对于丁利晶来说很不容易。
一方面,家里老人希望在家里团圆过年,不希望母子来温州;另外一方面,一个女孩子,从洛阳一个人拖着行李,带着3岁的孩子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温州,各种麻烦不方便。
从郭双龙去年11月来温州工作开始,就没有一天回过家,思念已久的丁利晶抱着“怕他一个人在这里孤单,我们可以过来陪陪他”的念头,还是决定来温州与爱人团圆。
于是,非常巧合,温州市铁投集团正筹拍反映S1线建设者的《爱在温州》记录微电影。以他们的故事为蓝本,拍摄了两人到温州团聚的故事,所有演职人员均为S1线项目员工,这部微电影也在春节期间刷屏了S1线员工的朋友圈。
正如影片所展现的,因为过年不能回家,在大年三十晚上,留守在温州的项目部员工连同家属,约40多人,摆了3桌酒席,在公司食堂挂起了福字,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吃了年夜饭。
妻子抱怨“从来没有一天是休息的”
为“不着家”的丈夫在温州安一个家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过完年,又将面临分别。丁丽晶陷入纠结。
按照工期,信号系统调试要在今年6月份完成,今年郭双龙是回不了家了。
另外一方面,尽管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初来乍到,丁利晶仍旧各种不适应,也想着早点回家。
因为郭双龙在瓯海区桐岭车辆段从事的是调度工作,调度所有人员包括车辆及现场施工区域,事务繁杂。为了方便上下班,把家安在瓯海潘桥马桥东街。每天上午6点半就起床,7点就到单位,晚上什么时候回来就“说不准了”。
来温州一个多月的时间,丁利晶抱怨他“从来没有一天是休息的”。难得一次下班早,带她们去过一次大西洋银泰城外,连五马街、江心屿都未曾去过;因为租住在民居,人生地不熟,为了安全起见,除非郭双龙有空带他们出去。不过“不靠谱”的郭双龙总是忙进忙出,母子俩基本上就没怎么出门了。
“在洛阳老家,街坊邻居都认识,生活起居也会好很多,小孩有玩伴,现在都是他一个人在家里玩”。丁利晶心里有些落差,“在家里的话,父母和兄弟姐妹可以帮忙照顾小孩,我就可以轻松很多,现在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来。”
丁利晶思前想后,决定把家安在温州。“一年都回不了家,小孩都生疏了,一家人总是要在一起。”丁利晶说。
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既然你回不去,那就我来。
主线桥梁等土建工程基本完成
温州S1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安装项目部经理王彬介绍,信号系统要在今年6月份完工,这是线路最后一个步骤,完成后列车就可以上线调试。项目部共60多人,绝大部分是新温州人,大部分已婚。
图片说明:春节值班表因为工期紧,所以项目部约一半30名员工留守在温,其中共有4户家庭的家属来到温州与员工团聚。看着人手忙不过来,家属中有2名在校大学生“自告奋勇”,在经过安全培训技术交底考试合格后,到工地上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忙。
“确实是辛苦,电话不停的,饭吃一半就不吃了,忙着打电话了。我在温州这10来天,每天都是晚上10点半才回来,拉着脸,理都不理人。”家属张俊荣“抱怨”,“他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跟他吐槽,他就会耍滑头‘又不是心里没你’。”
为确保市域铁路S1线今年10月1日建成试运行,项目部加班加点,奋战在建设一线,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截至目前为止,市域铁路S1线主线桥梁等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主线政策处理工作全面完成,余条管线迁改全部完成;共铺设轨道72.35公里(双向),机电安装和车站装修工程实现14个站点提前进场,德政站等5个站点基本完成风水电设备安装和设备区装修,样板站惠民路站于去年11月30日提前完工。
(作者:温州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乐乐 编辑:内容官黄雷运营官麻温柔校对赵爽子)
新闻链接,看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小伙伴们的春节坚守
春节里,我们的坚守
???为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点赞!
温州晚报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rc/1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