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雨里,我们在文新等着你
文新院楼剪影
发展简史:
原名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办于年,是三江学院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年,升格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院依托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学养深厚,历史传承悠久。原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著名文艺理论家包忠文教授作为创办人担任首任院长(系主任),原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专家笪佐领教授(现任三江学院校长)担任第二任院长。
组织架构:
现有汉语言文学系、新闻与传播学系、广播电视编导系、汉语国际教育系以及人文教育中心、影视实验中心6个教学、教辅单位,鲁迅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新闻学研究所、创意研究所等6个研究机构。年4月,三江学院与江苏省作家协会共同成立的江苏省网络文学院,并落户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院长简介
王勇教授博士
和蔼可亲的王勇院长
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校党委委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江苏省网络文学院院长,《金陵瞭望》杂志社副总编辑(挂职),曾任中央媒体编辑记者、三江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江苏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影视艺术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近年来,发表各类作品多万字,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文学作品8部,主持或参与省市以上科研课题5项,获得6种省市级奖项。学术专著《激流与残冰——启蒙视域中的年代中国大陆戏剧》获南京市政府第十二次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政府第十三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年),散文集《荞麦》获第九届金陵文学奖(年)、第七届江苏紫金山文学奖(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及计划(本科)
在校生及师资力量:
文新院多年来已形成一支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结构合理的、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9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43名,博士、博士后24名(含在读)。80%以上教师毕业或曾工作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专任教师中有2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名教师获政府公派或学校境外研修项目,赴美国、韩国、澳门、台湾等境外访学。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多人。
相关专业办学优势及特色
汉语言文学(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方向、现代文秘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网络编辑、作家及运营管理人员、文秘人员等。
特色:年在全国首家开设了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专业方向。采取实战训练方式,众多专家和网络大神作家受聘该专业,多家著名网站成为实习和就业基地。年4月,与江苏省作家协会共同成立江苏省网络文学院。—年A志愿报考率均超过%。
就业需求:市场急需
新闻学专业(“全媒体”方向、企业新闻与传播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全媒体”记者、编辑、媒体经营及管理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新闻宣传干部等。
特色:以新媒体为导向的“全媒体”专业方向,为各类新闻媒体培养记者、编辑人员;全国首个“企业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培养新闻宣传干部。该专业系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十三五”重点学科,江苏省新闻学品牌专业。—年A志愿报考率均超过%。
就业需求:市场急需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短片制作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编剧、导演、摄像、后期制作、策划、制片等。
特色:年,确立了为新媒体培养短片(微电影、纪录片、专题片、新闻视频等)制作等所需的编、导、摄、后期制作、策划以及制片等相关运营人员的专业方向和特色。现开设有短片编导、摄影与后期制作、制片与活动策划三个职业方向。历年报考率均为%。
就业需求:市场急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日语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国际汉语教师、外贸及外贸旅游等。
特色:年起开设日语小语种专业方向,同时复合外贸、对外旅游等相关过程,从而形成专业错位竞争优势。同时与泰国东亚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了升学“直通车”,直接留学泰国获得硕士、博士学历(详情可咨询三江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年A志愿报考率为85%。
就业:“一带一路”,市场急需。
多平米多功能演播厅
实验设施:
文新院拥有国内领先的影视实验中心,配备高清设备及后期编辑系统,以大型直播演艺厅,模拟图像实验室、专业化录音实验室优势条件,为培养应用型文学与新闻传播的复合人才奠定了基础。
荣誉称号: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地方高校第一。
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与三江学院党委书记丛懋林为江苏省网络文学院揭牌
专业特色: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面向市场,与相关行业合作密切,办学理念先进务实;拥有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国家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省级优秀课程建设等方面获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文新院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凝炼并形成了“应用型”及“互联网+”的办学特色。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企业新闻与传播、短片制作三个专业方向的开设,形成三个全国第一。
就业升学:
6年以来,首届本科毕业生以来,共有一百多名同学考取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多名同学录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国有、民营大中型企业。年考研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达线36人,超过参考人数的40%;录取19人,录取率超过参考人数25%。
课外活动:
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近年来共获文体多个各类校内外奖项。
品牌专业建设专家合影
社会合作与实习基地:为适应“应用型”转型的需要,近年来建立了“《现代快报》班”、“扬子石化班”、“校媒联盟”、“‘’新媒体传播与营销班”、“江苏省网络文学院”等与业界对接并联合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
同时,建有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播、北京中文在线、掌阅文学、南京报业集团金陵望杂志社、泰国东亚大学等三十多个实习、就业基地。
优秀教师——丁柏铨
丁柏铨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年生,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三江学院特聘教授、新闻学学科带头人,曾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外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述有《新闻理论新探》、《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执政党与大众传媒》等。《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入选教育部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新闻理论新探》等论著获5项省部级及国家级一、二等奖。发表论文余篇,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1项。
优秀教师——彭耀春
彭耀春
学科带头人。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曾任江苏警官学院科研处处长、南京市建邺区公安局副局长(挂职)。南京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三三三”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年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出版学术著作:《左联五烈士评传》(合著)、《曹禺》、《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史论》、《台湾当代戏剧论》、《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研究》、《中国电影理论与公安影视传播》等。
优秀教师——周光毅
周光毅
年生,北京人。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后留学美国康乃迪克州立大学研究生院。现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兼广播电视编导系系主任。曾担任南京电视台导演、江苏省优秀电视剧评委、“亚洲-太平洋广播发展机构”中国代表、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特邀导演、美国美洲电视中文频道总编辑、美国斯奎哈特大学、康乃迪克学院教授等。《电视茶馆》获国家电视剧“飞天奖”,专题片《纪然冰案件》获美国新闻频道“独立奖”,《新的长城》、《平常心》获得江苏省优秀电视剧奖。出版学术论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文化创意产业的策划与设计》以及长篇小说《洪武大路》。主要科研课题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创新指导》(国家级)、《江苏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省高校社科重点)等;在《艺术百家》以及美国《理论智库》等重要刊物发篇论文多篇。
优秀毕业生
刘勃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专业方向)0届毕业生
年12月出生,江苏南通人。0年毕业于三江学院中文系,后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作家,编剧。现任文新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讲师。主要讲授文化史和文学创作方面的课程,博闻强识,思路开阔,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深受学生欢迎。年、年校优秀教师。出版《小话西游》等著作7本;独立或与人合作创作电视剧文学剧本4部,其中《大清盐商》一剧被列入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梦”推荐剧目。其余作品散见于《读库》、《中堂闲话》、《大地》、《深圳特区报》、《扬子晚报》等报刊,计百余万言。
赵昀新闻传播专业2届毕业生
男,江苏南京人。年生,99级新闻专业学生,系学生会主席。大学毕业后在新华社江苏分社《现代快报》国内部任编辑,4年进入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东方早报》社工作。年结束援疆回到上海后,全面转型新媒体,参与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网》的创建及运营。现任《澎湃新闻》视频新闻直播部总监。
参加过6年国民党政要访问大陆、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8年“5.12"汶川地震、年上海世博会、黑龙江伊春“8.24”空难、浙江温州“7.23”动车事故、年中俄海军联合演习、年海峡两岸领导人新加坡会见(习马会)、年G20杭州峰会、年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国内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采访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年青海玉树地震采访拍摄的照片《等待救援》作为优秀抗震救灾摄影作品被中央档案馆收藏,荣获年度《人民摄影报》金镜头比赛优秀奖,年底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优秀援疆干部称号,年4月做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团员赴韩国参访交流。年11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收到习近平,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陆剑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届毕业生
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在专业领域刻苦钻研,完成多部DV作品,曾获江苏省高校学生多媒体作品竞赛、第十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等奖项。毕业后,继续从事影视拍摄与制作,作品获得多项国际奖项,被誉为“新锐导演”。其中,《花朵》(执行导演)获年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奖、第27届爱沙尼亚怕努人类学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奖、墨西哥蒙特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乌克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17届黑山国际电视节金橄榄奖、首届凤凰纪录片大奖最佳微纪录片奖等6项国际大奖。《孤城》(执行导演)获第6届伊朗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14届巴西FICA传媒大奖最佳纪录短片奖等7项国际大奖。
刘晓黎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届毕业生
在校期间表现突出,显现出较强的钻研和创新精神,三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并凭借作品《褪色的手》、《黄金眼》获得多项全国性荣誉。毕业后曾在电视剧《唐山大地震》中担任导演助理,在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担任纪录片导演。曾在由赵薇、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担任纪录片导演。
朱以娴汉语言文学届毕业生
网络作家,笔名清婉(林如斯)。在校期间,即著有《亲爱的男闺蜜》《爱情无药可医》《我会记得你,然后爱别人》《江城风月夜》等多部小说。现担任某网站主编。
欢迎届高三毕业生报考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各专业!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bbfz/1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