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给女儿妈妈立遗嘱后,写下ldqu

——以上为广告——

一张“幸福留言卡”,

到时间提取了!

预想中很温馨的一场仪式,

却被母女俩同时拒绝,

怎么回事?

据了解,从去年3月21日起,中华遗嘱库推出了“幸福留言”情感服务,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情感表达的途径。陈阿姨是今年1月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遗嘱时曾为女儿郑小娟(化名)写下一张幸福留言卡,注明半年后提取,如今到提取时间了。

这也是中华遗嘱库推出“幸福留言卡”以来,广东地区首张到期的留言卡。目前,陈阿姨尚健在,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打算为母女举办一场“幸福留言”传递仪式,但却被母女两人同时拒绝。两人还都满怀委屈,着实令人意外。

妈妈留言:女儿陪伴少

72岁的陈阿姨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陈阿姨在海珠区有一套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随着年龄增长,陈阿姨今年1月立了遗嘱。在遗嘱中,她将房子留给了女儿。原因是儿子结婚的时候,她已经给儿子帮忙买了一套。儿子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手头的老房子要留给女儿。

立了遗嘱后,陈阿姨也进行了“幸福留言”,她在留言中写道:“女儿小娟性格脾气不好,改,一时改不来;慢慢改,多善待老妈。”

陈阿姨说,女儿小娟(化名)在大学工作,上班比较忙,陪伴老妈的时间非常少,这是她最不满的地方。她住在养老院,女儿每周会去看她一次,每次去都带她喜欢的东西。“但是小娟每次来要么待半小时,要么陪我吃顿饭就走了。我看养老院其他老人的孩子每次来陪父母聊天都聊好久的。”

陈阿姨说,这也是她为何将幸福留言卡传递时间定为半年的缘由,希望可以通过留言给女儿传递自己的想法。同时,陈阿姨还表示她希望女儿可以给她换一个条件稍微好点的养老院,或者让她搬回家去住。

(资料图,文图无关)

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主任王红告诉记者,从去年3月21日起,中华遗嘱库推出了“幸福留言”情感服务,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情感表达的途径。据悉,“幸福留言卡”推出一年多来,共收到近份“幸福留言卡”,其中广东登记中心收到近千份“幸福留言卡”。据统计,幸福留言卡内容分析,与子女有关的高达95.17%。

女儿满腹委屈期待母亲多理解

最近,幸福留言卡到了预定的时间提取。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在了解了母亲的想法后,联系了陈阿姨的女儿小娟,并跟她表达了母亲的想法。

小娟听了母亲的想法后,一肚子的委屈,“我妈妈是个非常干练、要强的人,她认为对的事情绝不容许别人解释。其实她哪里懂得,我是她女儿,应该我做的事情,我肯定会去做。不要天天拿着钱和房子说事,好像我就是钻钱眼里了。”小娟说到这里委屈地哭了起来。

(资料图,文图无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她认为,自己对妈妈挺好。“我不仅每周都会去看她,我们家每个月都有一次家庭聚会,都会接她出来一起玩。妈妈身体不好需要开药,我都是按她的要求医院开。”对于妈妈提到的换养老院,她和弟弟已经开始帮她物色了。“妈妈就是心急,她认为要办的事情恨不得我们马上办到,但她不知道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还要亲自去养老院考察才能最后决定的。”

但当中华遗嘱库工作人员提出是否愿意接受母亲亲手传递“幸福留言卡”时,小娟婉言拒绝了。“妈妈的心意我都懂,但我觉得她不太能理解我。”

心理

两代人缺乏有效沟通

中华遗嘱库心理咨询师宋柳莹参与了陈阿姨母女沟通的全过程。她告诉记者,整个沟通过程她们团队数次与陈阿姨和郑小娟进行电话沟通还多次前往陈阿姨所在的养老院。她感到这对母女都很为对方着想,但都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

“比如说女儿虽然很关心妈妈,但却不愿意当面跟妈妈说。而陈阿姨呢,她认为通过房产和金钱的给予就是对女儿最大的爱,但刀子嘴豆腐心的她也不愿意在女儿面前说句软话。后来当我们跟她说了女儿的所做作为后,她也承认女儿很辛苦对她很好,但这些话她们母女不愿意当面互相说。”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主任王红表示,在中华遗嘱库经常会碰到类似陈阿姨母女这样的情况,因为缺乏有效沟通而导致家庭的不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专家邵然表示,陈阿姨和女儿之间的问题一方面是沟通存在很大问题,另一方面这对母女可能存在“爱无能”,也就是缺乏表达爱的能力。

陈阿姨认为爱女儿的方式就是给房子,而郑小娟作为女儿认为爱妈妈的方式就是帮着开药以及安排生活。但现实的物质是不能满足人们对情感的渴望,她们都希望对方理解自己,都希望对方换位思考体谅自己,但谁都没有从自己开始。

这也从另一角度看到家庭教养方式“女承母业”,女儿成了另一个自己的母亲,她们都在传承自己不喜欢的那种表达爱的方式,只是都没有觉察到,在心理学中这叫强迫性重复。

“爱的前提是尊重和理解,在学会爱之前先学会尊重和理解,可能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真心希望有类似问题的家庭好好从这个故事中反省。”邵然说。

其实,

妈妈的爱是那么的厚重!

“我们的宝贝女儿:当你读到此信时,我们已经变成天使,我们会在天堂天天祝福你,天天守护你直到永远......”

5月10日清早,在位于越秀区明月一路60号的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一位头发花白的妈妈在留言本上写下这些话,悄悄抹去眼泪后,将留言卡投递进了幸福留言箱。当日的中华遗嘱库迎来了一批遗嘱登记体验市民,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母亲。

“我不可能陪你到老,以后的路需要你自己走,我也看不到这一天。抓住眼前的幸福快乐......万一我以后生重病,我不想进ICU,不要花那么多冤枉钱,人该走还是要走......”65岁的张阿姨在女儿朱小姐的陪伴下,前来订立遗嘱。

与其他几位妈妈不同,在幸福留言卡上,她只是写下了篇幅不长的几句嘱托。但是回忆起这些年与女儿相处的点滴,张阿姨眼中难抑宠爱和不舍。

自从女儿经历了一段未果的四年恋情后,十几年来一直未婚,陪伴在父母身边。朝夕相处更是加深了母女的感情。朱小姐在保险公司上班,每天很忙碌,但是每天下班后母女都会有“悄悄话时间”,吐露一天经历的大事小情,遇到难事则互相抚慰。

而在女儿看来,母亲不仅是自己的支柱,更是一直是顶梁柱。大约十年前朱小姐的父亲因为摔伤留下后遗症,母亲每日照顾父亲的起居,打理家务,已经近十年没有出过远门。

“每次工作上遇到心酸,妈妈的拥抱总是能给我力量,妈妈做的盐焗鸡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朱小姐说。

“我是一个不擅长表露感情的妈妈。虽然生活中有时会比较严厉,但是女儿终究是我最亲近的人。”张阿姨说,“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尽快找到归宿,在我们离去后,不要孤独。”

现场的几张留言卡上,看似简单的几句叮嘱背后,勾勒出的是母亲与子女长达半生的回忆,不舍和牵挂,令人动容。

“我们的宝贝女儿:当你读到此信时,我们已经变成天使,我们会在天堂天天祝福你,天天守护你直到永远。爸妈非常感谢上天让我们这辈子能够有缘成为一家人,我们共同经历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爸妈感到很欣慰,你从小到大都不用爸妈为你操心,你是爸妈的骄傲,爸妈希望你健健康康地生活,一定要健康幸福的生活。”

“作为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一生都幸福快乐,希望她的生活更美好,即使我离世后也更希望她以及家庭生活更美好,希望我留给她的不仅仅是钱财,更希望她在失去亲人后能够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回忆吧。”

“亲爱的女儿:在妈妈心里,你是妈妈唯一深爱的人。你很可爱、活泼很阳光,心态很好,从小到大一直很懂事。你是幸福的姑娘。爷爷奶奶爱你。外公外婆爱你,爸爸妈妈更爱你。”

“根据以往的留言内容,爸爸留言更加理性,在留言中写清自己为何如此分配财产,甚至一位父亲在留言中计算,几个孩子分别给他身上的花费。”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主任王红说道。“但是妈妈留言则会更感性,多数是对孩子的挂念和不舍,以及对孩子的嘱托。”

此外,留言者普遍认为,亲情比财产更为重要。“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亲情”是所有体验者一致的看法。

不要因为爱在心底口难开

而与自己最亲的人渐行渐远!

来源:广州日报、信息时报(记者黄艳通讯员庞华幸)、钱江晚报(qianjiangwanbao)

编辑:王人望校对:叶琳

责编:徐李俊监制:王若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州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zn/14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