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城黑车泛滥,记者乔装黑车司机卧底

?就读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小立,从进入温州大学城的第一天,就认识了“小黑”,如今已经读大四的他,依然每天都能看到“小黑”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大学城的每个角落,而所谓的“小黑”,就是那些在大学城里存在多年的非法营运面包车。

“黑车”,历来都是有关部门打击的对象,而这么多年来,温州大学城内这些涉嫌非法营运的“小面的”,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甚至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名副其实在大学城内充当起“地下公交”的角色。

小立说,“小黑”的存在,有时候确实能给他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便利,但其所隐藏的安全隐患是不堪设想的。

温州大学城内的“小黑”究竟有多少?这个“黑车”市场缘何任性了这么多年?前几天,晚报记者乔装“黑车”司机开着“小面的”到大学城兜客实地调查“小黑”市场。

A“黑车”现象1、载客的“小面的”随处可见

1月14日晚7时许,记者从温瑞大道进入茶白公路,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F区的门口,就见到了三四辆七座面包车停放在学校门口的人行道上,不时有学生从学校出来,上了面包车,待车内坐满后,面包车便往茶山方向呼啸而去。

紧接着,一辆面包车又在校门口停下,开了右侧车门,不久,就有学生上车……

在茶山街道梅泉路路口,记者看到,一边的人行道上停着七八辆面包车,所有的车都开着右侧车门。

没多久,就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上了排在最前面的面包车,随后,车子往大学城方向开去。记者驱车跟上,发现这辆车子停在了温州大学学生公寓D区大门口,车上的人陆续下车并进了公寓。

在人流量非常集中的商务中心门口,人行道上也停满了这种面包车,记者数了一下,竟有十多辆,司机不是坐在车上,就是围在一起聊天。

同样,有学生上车后,车子立马就开走了,接着就是下一辆车开车门候客……

2、拼车两元包车10元就走

当天晚上9时多,在F区,记者上了一辆面包车,司机是个男青年。

“去商务中心多少钱?”记者问。

“10元,马上走。”司机答道。

“不是两元吗?”

“那要等坐满了人才能走。”

记者称有急事,同意给10元,司机发动车子后往大学城方向开去。

“师傅,这么晚了还在做生意啊!生意肯定不错吧?”

“一般,拼车的少了,来的都是几个认识的人凑个10元钱上车。”

“你们一般都忙到几点,一天下来能挣不少钱?”

“你们学生寝室11点关门,我们也就11点多就下班了,有些人还会留下来做代驾,一般会到凌晨2点。平时从白天接学生上下学,包括晚自修什么的,大概也就十几至二十来趟,一百来块钱。

“这钱好赚啊!毕业了,要是找不到好的事情做,倒不如在这里开这种车好了,反正我对这里的路也熟。对了,看你们平时都排队等候,挺整齐的,是有人管理吗?比如要交个管理费什么的。”

“我们彼此之间都认识的,不用交什么管理费,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习惯了排队,反正学生这么多,很少出现抢生意。不过你可开不了这种车,挣的也不多。还有,运管部门也要查的。”

“你有被查过?”

“那倒没有,注意点就是了。要是被抓住,车子要被扣不说,还得罚一万。”

“去大学城外的地方开吗?去动车站多少钱?”

“有去啊!去动车站要80元,也可以和别人拼车的,几个人分摊一下才十几元。”说着,司机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除了姓名和电话,还印有婚庆代驾,带车出租,包车旅游等字样。

3、逃避运管曾开到一百码

到了在商务中心下车后,记者问几名正在聊天的“小黑”司机去不去茶山,一司机说10元就走,记者表示要拼车。

“这个时间拼不到人的,晚上人少,白天好点。”司机说。

记者在原地等了几分钟后,上了该司机的车。

司机是个本地人,车子很新,像是新买的,车前还安装了“空车”指示灯。

“你这种车还敢安空车指示灯,不怕把运管给招来。”

“晚上没事,白天拿下就是了。”

“师傅,你开这种车多少年了,看你这车还是新车。”

“车子买来才半年,我开这种车也就半年时间。”

“很赚钱吧,还买新车来做生意。”

“平时一天两百左右,不怎么样,周末会好点,爬山的、出去玩的,来元,甚至上千的都有可能,否则谁还开这车。”

“生意这么好,运管都没来查?”

“有查的,我都逃了好几次了,有一次在大学城开到了一百码。没有七八年的驾龄,你是开不了的。”

“大学城总共有多少这种车啊!”

“大约40来辆,大多来自江西的,本地人大概七八个人吧。”

“那有划地盘吗?”

“没有,排队就是了,大家都很守规矩的。不过,如果车子在后面,有客人愿意上,也没关系的。”

4、白天上班晚上“兼职”开

晚上9时许,晚报记者在梅泉路口打算拼车回商务中心。见4个男大学生上了一辆面包车,便紧跟而上。

途中,记者询问去市区要多少钱,司机表示坐这种车去市区不划算的,还不如坐出租车,一般他们只在大学城附近做生意。

这名江西籍的司机说,他已在这里开了四五年时间,都是晚上兼职,因为白天要去厂里上班。

记者问:“白天已有工作了,怎么晚上还开车啊?”

司机说:“老乡介绍的,说这里开黑车生意不错。为赚此外快,我也就加盟了。”

“那我弄辆车在这里开行吗?”记者问。

“你也可以啊!只要是面包车,学生都会上去的,都这么多年了。”

B记者体验1、混进“黑车”队伍未遭怀疑

究竟是否如这名司机所说的这样,只要是面包车,就会有学生上车?记者乔装“黑车”司机大学城体验兜客。

1月15日下午3时许,记者开着一辆七座面包车来到了温州大学城,此时,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南大门,已停着七八辆面包车,有温州牌照也有江西牌照。

记者跟在后面停了下来,坐在车上的司机将头伸出车窗看了看,可能是见到了陌生车牌和人,他们以异样的眼光打量着记者,有个司机还走了过来,看了看便回去了。可能是没有生意,二十多分钟后,前面有三辆车离开了。

接着,又有几辆车开走了,包括记者的车在内,只剩下了三辆车。此时,记者差不多等了一个多小时,依然没有“生意”上门。为此,记者打算到别的地方试试。

傍晚5时35分,记者开车来到F区门口,之前的面包车都到了这里,记者跟在后面停了下来。

不一会儿,就有面包车在记者的车后面停了下来,估计也是看到了陌生的车,这名司机走上前来看了看,欲言又止。

2、开着车门就有学生上来

晚上6时10分,很多学生陆续从F区出来,生意顿时好了起来,车子一辆紧接着一辆客满开走。

二十分钟后,就轮到了记者的车子,果然,记者开了车门不久,便上来了一名男生,一句话也没说坐进了车里。数分钟后,又陆续上来了三名女生,其中两女生说要去D区,另一女生显得则有些着急,询问是否马上开车,记者表示可以。

上车后,这名女生说去农商银行(茶山街道路口附近)。

开了几百米到了农商银行门口,这名女生递过来两元钱。记者表示不收钱,该女生感到很意外,边下车边说:“真的假的?谢谢啊!”

“同学,你们经常坐这种车吗?”随后,记者问车上的三名学生。“是啊!没车嘛!”男生说。女生接着说:“因为怕迟到啊!”她说,学校到宿舍是有段距离的,现在天气冷了,骑自行车感觉太冷了,而坐公交车又太慢,要绕行的,别说早上上学,晚自修都很难赶上的。”

到了D区门口,三名学生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两元零钱递了过来,当记者表示不收钱,三人都感觉很诧异,“这么好啊!你是雷锋哥啊!”

8时15分,记者开车来到了B区门口等候,很快就有两名男生上了记者的车,说要去茶山。

8时45分,记者将车子停在了D区门口,仅等了几分钟就有学生上来。

听说晚上从市区开回来的40路公交车上人很多,大多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不少人都是在市区做完家教回来的。

于是,晚9时左右,记者驱车来到梅泉路口附近的40路公交车站等候,果然这里已经有不少“小黑”在此恭候。一辆40路公交车到站后,便有几名女生从公交车上下来直接上了记者的车……

3、两个多小时接单20人

到了晚上10时左右,记者已经拉了二十名乘客,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以女生居多。到了目的地后,这些学生都忙着掏钱,每人手里都准备好了两元零钱,记者以各种理由拒收了他们的钱,这令学生们感到很惊讶!

算下来,如果收钱的话,短短两个多小时,记者可“进账40元”。应该说初来乍到的记者,也算生意不错了,除了记者“经验”不足外,还有这几天学生正处在期末考试的复习,出来走动的少了些,否则生意会更好。

在D区的门口,一名保安告诉记者,这些天学生不是在图书馆,就在宿舍里,很少出去,这些天黑车没什么生意的。

确实,“小黑”生意还挺有赚头的。因为乘客都是学生,来回都是从学校到宿舍,或宿舍至茶山往返,距离很近,油很省成本低。

记者测算了路程,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F区为起点,到茶山街道梅泉路口只有1公里的路程,到商务中心2.1公里,到学生公寓D区2.3公里,到最远的学生公寓E区,也只有2.5公里,不管去哪里,几分钟就到了。

这次体验让记者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生意”竟然如此“顺利”,其间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包括学校及学生宿舍门口的保安等等。

4、“小黑”方便安全隐患堪忧

令人想不到是,对于温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来说,“小黑”似乎没令他们反感,反而被他们“接受”。

记者从一些学生口中得知,大部分人都曾坐过“小黑”,甚至有些人已经习惯坐这种车了。

一男生说,自从自行车被偷后,加上天气冷,干脆就坐这种车了,一是图方便,二是价格便宜。尤其是下雨天,要是没有这种车,上下课,有时候还真不方便。

一女生告诉记者:“她们当然知道这些是‘黑车’,一般白天也很少坐,可晚上从市区做家教回来,回宿舍没车,只能是坐这种车了。这种车都是等凑足了人数才开的,要不也不敢上去,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怕钱包或者手机万一掉在车上,可能会找不回来。”

学生小刘说,平时出来玩,爬山什么的,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叫辆“小黑”确实是挺方便的。要是下雨天,这种车生意特好。但说到安全隐患,那肯定也有的,毕竟是黑车嘛!车子都开得比较快,甚至还闯红灯,安全确实无法保障,万一遇到事故什么的,怕是很难维权。

另一女生也表示,这种车之所以存在,肯定是有它的需求,现在大学城内公交线路也有,但有些地方没有经过,最主要是学生来回学校、晚上出去逛逛街什么的,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及一些人力三轮车外,就没有别的交通工具了。因此,这些“小黑”才会“乘虚而入”,如果有正规的车能取代“小黑”的位置,谁还会去坐这种车?

春运将至,这一学期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结束,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寒假学生出行高峰,抵制“黑车,让学生做到安全、便利出行,有关部门是否也应该引起重视。

C问题分析安全出行何去何从

令人想不到的是,对于温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来说,“小黑”似乎没令他们反感,反而被他们“接受”。

记者从一些学生口中得知,大部分人都曾坐过“小黑”。一男生说,自从自行车被偷后,加上天气冷,干脆就坐这种车了,一是图方便,二是价格便宜。尤其是下雨天,要是没有这种车,上下课,有时候还真不方便。一女生告诉者:“她们当然知道这些是‘黑车’,一般白天也很少坐,可晚上从市区做家教回来,回宿舍没车,只能是坐这种车了。这种车都是等凑足了人数才开的,要不也不敢上去,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怕钱包或者手机万一掉在车上,可能会找不来。”

学生小刘说,平时出来玩,爬山什么的,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叫辆“小黑”确实是挺方便的。但说到安全隐患,那肯定也有的,毕竟是黑车嘛!车子都开得比较快,甚至还闯红灯,安全确实无法保障,万一遇到事故什么的,怕是很难维权。

另一女生也表示,这种车之所以存在,肯定是有它的需求,现在大学城内公交线路也有,但有些地方没有经过,最主要是学生来回学校、晚上出去逛逛街什么的,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及一些人力三轮车外,就没有别的交通工具了。因此,这些“小黑”才会“乘虚而入”,如果有正规的车能取代“小黑”的位置,谁还会去坐这种车?

春运将至,这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寒假学生出行高峰,抵制“黑车”,让学生做到安全、便利出行,有关部门是否也应该引起重视?

来源:温州晚报

作者:王骁南婵婵张腾达李明

编辑:图戈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黑车”的监管,同意的戳一下底下的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zn/13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