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出海捕渔不慎翻船,老婆让他顾自逃生

-11-:07

温州晚报11月22日下午1时许,一艘救援艇,从瓯江路边的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码头紧急驶出,疾行15海里,奔向一对被困在瓯江口的夫妻。这对浑身湿透的夫妻,自翻船以来,已在寒风中苦熬了整整一夜……渔船沉没丈夫拉住妻子游向电塔11月22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码头。一个小时后,那对获救的夫妻从这里上岸。在码头工作室里,他们向记者说起当晚的遭遇。他们都是永嘉人,丈夫姓夏,今年49岁,妻子姓卓,今年44岁。老夏说,他们之前在广东做皮草生意,因为生意不好,就回永嘉谋生,一个多月前才正式当起渔民。11月21日下午3时多,老夏带着妻子驾船到洞头捕鱼,但收获不多,眼看天都黑了,只捕到10多斤杂鱼,他俩决定回家。11月21日晚8时许,当渔船驶过灵昆大桥附近水域时,意外发生了。“就几秒钟时间,我们的渔船整个翻了过来,我让老婆赶紧去穿救生衣,可连拿救生衣的时间都不够。”老夏回忆,当时可能是渔船的螺旋桨部位出了问题,整个船失去控制,剧烈晃动中,他一度找不到妻子,等船整个侧翻到水里时,他还在里面摸索两遍,确定妻子不在船里,才游出水面。好在老夏的渔船很小,长度只有六七米,他在水下用的时间并不多,很快游出船舱,发现妻子正在不远处挣扎着喊救命。他赶紧游向妻子,拉着她往附近一个高压电线塔游去。冷饿交加夫妻被困江中18小时老夏的妻子不会游泳,在挣扎过程中很快耗尽体力。“我就拼命拖着她,不让她沉下去,等她有些浮起来后,拉着她的胳膊往前游。”老夏说,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哥哥运过沙船,还在楠溪江抓过鱼,水性不错,他担心的是妻子,“她在水里很辛苦,还让我松手,管自己游上岸,我没答应,也来不及劝她,就一直往电塔方向游”。幸运的是,当时的水流虽然湍急,但流向对老夏有利,他抓住机会,一把抓住高压电线塔的柱子,把妻子推上柱子旁的登塔铁梯后,自己也爬了上来。但他俩远未脱困,这处高压电线塔离灵昆大桥有上百米远,距离岸边也有五六百米的距离,当时夜色已深,失去手机的老夏夫妇,只能在电线塔的石基上过夜。浑身湿透的他俩,顶着凛冽的寒风,相互依偎。“风很大,真的很冷。我们两个就不停地互相挤着,这样能暖和一些。我还不让老婆睡觉,就怕她一睡就醒不过来,一个晚上,我都在鼓励她坚持下来,能爬上电塔已经是胜利了,等天一亮,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老夏说。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一等就是18个小时。获救上岸“东海救助”送衣送饭天亮后,灵昆大桥上渐渐有了行车,老夏一边甩着外套一边大声呼救,或许是由于视线障碍和车窗阻挡,直到下午1时许,桥上才有行人注意到老夏并帮忙报警。接警后,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出动5名救助艇员开着“华英艇”赶来。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党总支书记曾文铎介绍,当天,他们8名党员正好在洞头参加党员日活动,知道这件事后,他当即带队驱车来到灵昆大桥上,第一时间观察受困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由于顺流,“华英艇”在一个小时内到达灵昆大桥水域。“华英艇”艇长关保雷说,涉事水域是瓯江入海口,他们在这里有过救援活动,那一带的水流又大又乱,流向变化无常,而且临近高压电线台的水域深度较浅,大船无法靠近,又由于那里有高压电线,他们的直升飞机派不上用场,所以这场救援也是有些复杂的。最后,救生艇员们放下摩托橡胶艇,成功靠近石基,把老夏夫妇接回“华英艇”,一路驶回基地码头。在救助艇员们的照料下,原本有些虚脱的老夏夫妇渐渐恢复过来,登记完信息后,坐车回家。(原标题《温州一夫妻出海捕鱼回来翻船,被困江中18小时,他老婆让他顾自逃生,他这么说.....》,原作者叶雄伟余日迁。见习编辑邵晨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ys/17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