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212/5924222.html
图片来源网络
这段时间以来在平苍两地兴起闰九月长辈给晚辈发红包的习俗,也不知道当初这个说法是怎么滋生出来的,反正现在苍南的城镇、农村都一窝蜂往这个洞里掉。作为一个本该张嘴一乐的生活当中的一味调剂品,很多人却当成了正儿八经的事来做,甚至发展到不包会被人所不齿的地步。楼主并不是危言耸听,先说说楼主亲身经历的几件事。
1、昨晚回家,老妈慌忙的问我,要不要也给我包一个红包,我说不要,老妈说如果不给我包,邻居的大妈都会说老妈的不是,有压力;
2、楼主村里的一个老人,没有收入,每个月就靠儿子的一点生活费过活,前几天儿媳从温州打来电话催要红包。老人到村里借钱了,有三个孩子和三个儿媳,无论多少钱,对老人都是很为难,楼主想说,每个月给生活费的时候,你们有这么积极吗;
3、就在昨晚,是的,就在昨晚,楼主邻村的一个老人给儿媳包了18块钱,儿媳嫌少并和老人吵架,最后老人要上吊自杀,事情闹得极度可笑。
还有很多例子,楼主就不一一例举了。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前几天某报也刊登了关于闰九月包红包的事情,并咨询了有关专家。
温州大学社会学专家徐旭东认为,该风俗不可取,有点拜金。他分析,该风潮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通过金钱的给予祝愿儿女财源广进,说明该社会很重视金钱和发财,背后折射出社会的拜金主义。
温州民俗学会会长金文平表示,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此前均无此习俗,这是个新风俗。对于该风俗,他表示,这是市民的创新,是好事。
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实践证明,这些所谓的习俗确实催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在于你怎么看待这个习俗。
当然,还有很多儿子儿媳是权当玩乐来过这个习俗的,一家子和和睦睦,在平凡的日子当中对生活开一个玩笑,这样的心态才是对的。如果把这当成衡量亲情的尺子和价值导向,引发“社会性”问题不是不可能。
早上坐公交车上班,车上的乘客就讨论这个问题,后来不知道谁突然冒一句,说下个月轮到晚报给长辈包红包,而且必须要打金。
你们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ys/1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