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明眸皓齿”工程引发省媒 报道内容涉及温州市今年两次完成全市百万学生视力普查、今年超额完成学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任务、计划分三年完成2.4万间教室灯光改造,以及《钱江晚报》记者走进温州市两所学校,温州医生给出爱眼护齿专业建议等。
该报在头版中间醒目位置,以图片形式进行报道并导读,标题为“为了孩子们的明眸皓齿,温州打响一场保卫战”。 在2版,该报写到,我市将“明眸皓齿”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之首,率全省之先,出实招、动真格,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样本。从“两次完成百万学生视力普查温州是怎么做到的”“小学生近视率38.3%每年增长10%左右”“每个孩子都建立了视觉健康电子档案”“科学防控加上全员重视保障孩子的‘明眸皓齿’”“积极推进教改减负提质与科学防控并重”五个方面报道我市在爱护孩子们的眼睛和牙齿上,所做的努力。 在3版,《钱江晚报》记者报道了走进我市两所学校的见闻。龙湾区第一小学今年暑假进行了灯光改造,教室里没有了明显的阴影和刺眼处,师生们普遍感觉“眼睛不累了”。学校还配备了专业的验光仪,适时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还将爱眼护齿文化融入校园。绣山中学用运动来防控学生近视问题。今年9月份开学以来,绣山中学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了运动手环,评估学生每天有效运动量和周末运动量,并根据课外有效运动的心率累积值,每周评选出健身小将,每月评选出健身达人,并在学校电子屏幕上播放。这一举措,既提升了学生的运动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 在4版,该报作了标题为《未来的幸福生活要让孩子们用明眸去看》的评论文章,以及温州医生给出爱眼护齿的专业建议——视力模糊,医院做检查;保护牙齿,最重要的是少吃甜食。 《钱江晚报》记者汪子芳说,在采访的这些天里,她了解到温州中小学生近视的形势很严峻,但对近视和龋齿问题十分重视,医院、教育部门和学校等都在全力探索防控近视的有效举措。另外,“明眸皓齿”工程需要全社会的行动,比如,温医院、医院的医生在制作科普书籍、漫画和教程;教育、卫健部门全力开展“减糖”行动等。她希望,家长们能够意识到高糖饮食的危害,注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保证孩子的睡眠。
下面和教育君一起看看《钱江晚报》的报道吧!
爱护孩子,先爱护他们的眼睛和牙,这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共识。 年3月,温州市政府率全省之先,印发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将“明眸皓齿”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温州市当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之首。 今年6月和9月,温州市创新思路,两次完成全市百万中小学生的近视普查,并以普查数据为基础,探索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方案。 温州的这项民生工程,到底有何实效?落实得好不好?学校、医院、教育等部门又是怎么做的?
两次普查百万中小学生近视
以大数据作为科学近视防控依据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可具体数据怎样,还需要详实的普查结果。 年6月,温州率全国之先,完成全市万中小学生第一次近视普查。今年9月,再次完成近视筛查工作,逐渐形成近视筛查的“温州经验”,并向全省、全国推广。
“在普查大数据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近视防控方案,更有利于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保障孩子们的眼健康眸。”温医院近视防控办公室主任徐良德介绍,“这也是温州率全国之先采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全地区百万中小学生的近视普查工作。” 温州全市这么多学生,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视力普查?温州市政府一方面支持各县(市、区)学校采购专业的检测设备,另一方面组织专业力量开展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人员培训培。温州通过组建学校普查师资队伍,支持学校眼健康医务室建设,全面建立以保健教师(校医)为主体、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为补充、学校负责人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的校内近视防控队伍,开展一年四次的普查和定期培训工作。 “温州的近视普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医院的专业医生来培训在校老师,让老师们主导校园近视普查。”徐良德介绍,通过教育局有效组织,在各学校老师的努力之下,才得以迅速完成这项工作。 “我们在普查过程中开展科普宣教,让全社会都 “这次普查也显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比较高,而近视矫正率却明显偏低。”据统计,大约27%的孩子近视却没有配眼镜,眼睛持续疲劳状态;还有8%的孩子配了眼镜但长期未复查,近视增长和眼镜度数不匹配。
温州全市中小学生,接近60万出现近视。其中,小学生近视率38.3%,初中生77.6%,高中生84.4%,并且有4.5%(近5万名)的中小学生已经处于高度近视状态。 今年6月19日,温州市教育局在医院的专业指导下,发布了《中小学生(校)假期护眼公约》,从作息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运动、坐姿、饮食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科学用眼、正确护眼,要求学校、家长、学生三方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护眼文章。 根据两次普查结果,从今年6月到9月,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产生了2%的近视增长。 有关专家认为,孩子用眼不规范是加重近视问题的主要原因,近视防控工作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
每个孩子都有视觉健康电子档案
可以查看个性化近视防治方案
温州医院专业指导,研发了网络化检测设备和信息化近视防控大数据平台,在最短的时间内、最低成本完成了百万学生的视力普查工作。 在学校检查完视力,所有普查数据将会实时上传,建立不可修改的视觉健康电子档案,进而精准掌握全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高度近视率近、近视矫正率等变化情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视觉健康电子档案,按照“一生一档、档跟人走”的原则,可以实现信息化、个性化的预警。
“检查时近视发生早、进展快的高风险学生,将会列入预警对象,我们会定期为班级、学校、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分析报告。”徐良德主任介绍,大数据普查和指挥防控系统为政府、学校、医院和家庭提供最优的近视筛查与防控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化预警,全面提升近视防控质量和效率。 “其实,近视防控并不困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长和社会公众欠缺必要的防控知识。”徐良德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医院正在探索一套完整的近视防控科普方案,包括相关指导书籍、科谱动漫、建立科普馆等。 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要求,下一阶段,温州市的近视防控工作将力求由通识化向科学化转变,医院与教育局、卫健委联合开展环境、遗传、营养、医学矫正等相关领域研究,形成科学的近视防控体系。
科学防控加上全员重视
保障孩子的“明眸皓齿”
早在年,温州市就已经启动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如今已连续开展7年,对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力求做到“应封尽封”。保障“明眸皓齿”,重在预防,协同推进,联防联控,目前已经全面覆盖温州市辖区内的小学和适龄儿童。 “‘皓齿’工程主要针对6龄齿的孩子做窝沟封闭,确保牙齿不被龋坏,同时对全市所有中小学生进行每学年一次的龋齿检查,动态掌握中小学学生龋齿情况等口轻常见病。”医院院长助理邓辉介绍。
今年以来,温州全市完成学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例(现阶段学龄儿童对象共人,自愿检查人),完成率.08%,提前超额完成了7万例免费窝沟封闭任务,覆盖率、封闭率、完好率等均已达标。 哪些适龄儿童需要做窝沟封闭?如何查看项目进展情况?为此,温州积极搭建“皓齿”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了中小学生龋齿信息管理系统和手机APP,实现口腔普查数据上传、龋齿风险指标录入,建立不可修改的学生口腔健康档案,精准掌握全市余万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 温州依托市疾控中心,统一全市儿童青少年学生体检标准,依托市龋齿防控知指导中心,出台儿童青少年龋齿干预、正确口腔卫生习惯培育和定期检查等科学龋齿诊疗方案,目前,温州已形成全市统一的龋齿普查标准、宣教标准和科普标准。此外,温州还制定了龋齿普查数据录入规范,形成龋齿防控的“温州标准”。 高糖饮料、甜食是孩子龋齿高发的主要原因,孩子吃的食品该怎么规范? 温州市相关部门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引导督促学校食堂、学生家长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的供应,全市大多数学校都杜绝小卖铺进入校园,在设有超市的寄宿学校,推出品牌超市进校园活动,确保孩子的食品健康安全。 与此同时,医院协助构建“皓齿”数据信息平台、科普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了学生龋齿信息管理系统和手机APP,提供了查询、监测、分析、预警等功能。
温州推进教改
减负提质与科学防控并重
“近视、龋齿问题看起来小,可它关系着大大的爱,是落实国家战略、惠及民生的工程。”温州市教育局张维凯副局长介绍。 从年开始,温州就严格落实教室采光和照明标准要求,对试点教室灯光照明进行标准化改造。 “灯光改造受条件限制,只能在寒暑假进行。”温州计划分三年完成改造2.4万间教室,今年原计划改造间,实际完成教室灯光改造间。与此配套,温州全市全年投入万元,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17万余套。
同时,教育局加大校外培训机构视觉环境的督查力度,抽查校外培训机构、托幼机构,合力保障学生用眼健康。 “我们探索出‘一减一增一规范一加强’四项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学业与活动的矛盾,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和睡眠时间。”张维凯介绍。 顾名思义,就是减轻学生负担,严格执行“禁补令”,严控义务教育阶段作业量,保证学生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加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为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创造条件。规范课堂电子教学产品应用,特别是小学不布置APP相关作业,小学教师上课使用过电子设备不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布置作业不得依赖电子产品,引导学生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 “‘明眸皓齿’工程是全社会发动、全民防控的工程,通过两次普查,逐渐形成了全民防控的氛围。”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建海告诉记者。 “温州研制的LED光源教室照明地方标准即将出台,还将尽快形成视力监测、课桌椅设计、健康教学器具等技术标准的‘温州样本’。”郑建海局长表示,为扎实推进明眸工程的有效落地,下一步还将完善近视防控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评议考核机制,会同卫健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灯光专项督查和行业监管,进一步形成近视防控的长效机制。
来源:钱江晚报、温州晚报
编辑:徐彬彬
责编:虞冬青
审核:刘添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