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作家程绍国林斤澜说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a_6562617.html

林斤澜写人已经超越了“性格”。他不大写一般意义上的、外部的性格。他甚至连人的外貌都写得很少,几笔。他写的是人的内在的东西,人的气质,人的“品”。得其精而遗其相。他不是写人,写的是一首一首的诗句。

——《林斤澜说》

被文坛称为“短篇圣手”的林斤澜,年生于温州,凭借小说《春雷》《台湾姑娘》等,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而以农村为背景的短篇集《矮凳桥风情》,则抓住了温州市井中的活跃身影,刻画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温州区域吐故纳新的现代风貌,为人所传诵。

林斤澜与文坛有何故事?与之交往的现当代文学大家有何亲历亲闻?……林斤澜的老乡、作家程绍国在这本《林斤澜说》中娓娓道来,记录了林斤澜生前的许多故事。本期,欧越读客与您一起走近温州作家程绍国所写的散文体长篇传记《林斤澜说》。

本期推荐:程绍国《林斤澜说》

内容简介:

一坛一坛的老酒,勾出林斤澜一段一段的文坛往事。

谈笑间,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大家轮番登场,将文坛外史演绎得如此惊心又富于意趣。林斤澜在看文坛,我们在看一个中国传统的士是怎样在历史的刀尖上行走。

细品这部“儒林外史”,你可以领悟什么是真正的人,什么是真正的文!

作者简介

程绍国,年1月生于温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毕业于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科,前后教书19年。年调入《温州晚报》,编辑副刊至年。年开始文学创作。

出版有长篇小说《九间的歌》,散文集《双溪》《跋涉集》《暮春集》,散文体长篇传记《林斤澜说》是代表作。年获《中国作家》—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年获中国作协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编辑奖。

目录

林斤澜的矮凳桥(代序)

上下求索——林斤澜的文学之旅

雁山云影——林斤澜与唐湜、马骅(莫洛)、赵瑞蕻

天堂水寒——林斤澜与高晓声、叶至诚、林昭(彭令昭)

文坛双壁——林斤澜与汪曾祺

鸿雁存影——林斤澜与沈从文、老舍、茅盾

南国“就食”——林斤澜与沙洒、艾芜、刘真

潮兮鱼兮——林斤澜与端木蕻良、骆宾基、萧军、杨沬、浩然、刘绍棠

百里喜事——林斤澜与他的少年故里

行歌如梦——林斤澜的“革命”及其抗日战友

天可怜见——林斤澜与“右派”擦肩而过

圣杯盈盈——林斤澜之我“记”

后记:我写一个完美的老头

前言

我写《林斤澜说》

我认识林斤澜在年秋。林斤澜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温州之后。

他的九妹林抗获了莫名其妙的罪,妹夫潘大平被打成右派,年双双落到市郊——我的村庄双溪。他们的不幸反成了我的福分,他的妹夫是我的老师,便是后来大专毕业了,工作了,我仍然挨近他学习;林抗师母的修养和性格酷似她的二哥,我自懂事至今,没发现过她有什么错,她都是对的,真的。在我们一拨之前,在双溪这个盘古开天只出过一个大学生的村庄里,他们那个破屋实际成了我的第二个家。

林斤澜到了双溪之前,我早已读了他的《春雷》《山里红》,我已有朦胧的写作的萌意。林斤澜便对我的老师说:“叫绍国抬一缸酒来,我们慢斟慢酌,恐怕还说不好写作的事。”这成了林斤澜年故乡之行,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我还记得第一眼,那天黄昏,他坐在灶下递柴,满脸通红地微笑。这之后的许多年,在他的推荐之下,我发表了多篇小说和散文,并且得奖。但我像一个忙于睡觉的船夫,并没有扬帆破浪的意思。到了今天,看来我想破浪也已艰难了。然而这事并不要紧。

二十多年来,我读了林斤澜除剧本之外所有的著作,不少篇章读了不止三次四次。可以说,我是林斤澜在这个世界上最喜爱、最扎实、最坚定的读者。虽然我说不出评论家鲜花一般的语言,但是我的体会有着石头一般的可靠。二十多年来,我得林斤澜信近百封,电话无数。林斤澜隔年都要回乡,我每次都能接近他,同他喝酒,听他谈话。近年来在温州一住就是数月,非常愉快,我有幸在侧,快乐听差,一同游山玩水。

这是个完美的老头。我用了“完美”一词,或可用“金无足赤”来驳诘。但我不会再反驳别人,是啊,人怎么会完美呢?我有些心慌。但我实在找不出林斤澜有什么缺点!他严己宽人,与人为善,豁达通脱,宽厚灿烂,思想新进,道德高卓。选择作家这一职业,便涅槃于艺术。他一直携手青年,稳站人民立场。我钦佩炫技型的作家(如马原),我钦佩陶醉型的作家(如汪曾祺),而我更加景仰如林斤澜这般介入型的作家,艺术地解剖社会,关怀民生,警世警人……

能够为林斤澜做传,是我个人的荣幸。

而写缺憾的人容易,写完美的人非常艰难。我多凭我的记忆写作,少有采撷他零星的散文。我用散文的笔调写传记,而且写了不少别的作家。写了不少别的作家,用意还在林斤澜身上。传记选择这种写法,是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对林斤澜,或对别的作家,我会把以为真的当真的写了,但我决不会把假的当成真的来写。我不会美化林斤澜。更不会用故意贬人来拔高林斤澜的办法。倘有讹处,敬乞海涵。但倘若读者看出我的作品中,有溢美的意味,那原由肯定是我对林斤澜的感情。请相信我是无意的。——我在写作这本书时,老人家就告诫我必须真实,或者可以戏说他。

我的散文能靠近史诗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程绍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nr/13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