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乔治?奥威尔写出讽刺极权社会的小说《》,畅销至今。小说里极权领袖“老大哥”的形象深入人心,“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口号令人瞠目。
年,拉里·沃卓斯基和安迪·沃卓斯基执导的电影《黑客帝国》第一部在美国上映,大获成功。影片讲述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隐藏着被操控的信号。为了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他选择了红色药丸,从此走上与命运抗争之路。
年,罗兰?艾默里奇拍出地球灾难大片《》,火爆一时。电影中地面下陷、高楼坍塌,火花四溅、山洪如注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面对自然的威力,人的渺小与无助可见一斑。
关于未来,我们总是充满了想象,这其中有憧憬,有希望,但更多的是不安和反抗。
《逃离》就是一部关于科技、关于未来、关于人性的作品。作者是写出百万册畅销书、史诗巨作《亚特兰蒂斯》的超人气科幻作者A.G.里德尔。
小说讲述了一架飞机从年坠落到年后,飞机上乘客的命运以及他们在和年的不同生活状态。不同于其他科幻小说的是,作者并未将重点放在对未来人工智能世界的细致勾勒上,而是更注重对冲突场面的描写和危机面前人性的剖析。看点多多,不容错过。
看点一
情节冲突就像小岳岳相声里的包袱,一个接一个
从一开篇“我的天,我们要坠机了”,再到自救、参与救援、冲突、再次醒来、寻找食物、遇见巨石阵、与泰坦人交锋等等,一系列险象环生的故事把读者带入一个紧张惊险的情绪里。每一个故事的描写都充满了画面感,细腻生动。比如,女主角哈珀跳入水中营救其他乘客时,作者写道:
“起初,我被冰冷的湖水吓了一跳,感觉如同有股电流通过了全身。我猛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向前行进,但每迈出一步都会丧失一点儿知觉。我的牙齿打着战,身体则想向更深的地方破浪前进,双臂不断拍打着水面,任由冰冷的湖水飞溅到我的脸庞和头发上。”
读到这里,一个全身瑟瑟发抖却又坚持不懈的女主形象跃然纸上。在《逃离》中,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跟随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进入作者设计的险象环生的情境,读者应该可以享受到美妙的精神体验。
看点二
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构新颖,内容充实
看过《1Q84》的朋友,想必对村上春树在其中的论述方式印象深刻吧。天吾和青豆作为小说的男女主角,各成一章。起先根本看不出两人有任何交集,后来,随着作者层层推进,才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禁大呼:村上先生,请收下我的膝盖!无独有偶,在《逃离》中,A.G.里德尔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女主角哈珀和男主角尼克交替论述。不仅没有让故事显得冗长,反而更好地推进了故事的发展。而且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男女主的心理状态和对不同事件的看法,不仅对女主的最后的的选择增加了几分敬意,而且对男主也多了几分同情性的理解。
看点三
危机面前,尼奥的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你选哪个?
除了紧张的情节、丰富的想象、电影般的画面感和新颖的结构,作者对人性也有深刻的剖析。书中航班失事以后,机头伤势较轻的乘客开始寻找机身部分的乘客,终于发现机身坠落在水中,很多乘客,连同散落的行李,泡在冰冷的水里,危在旦夕。但此时机头部分的乘客由于惊吓过度,再加上没有食品供给,体力较差,不愿意冒险去救自己的同伴。
面对这种危机的情景,尼克发话了:
“听我说,飞机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深爱着自己的人。眼下,一位孩子的母亲可能正在家里等待着电话铃声的响起,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还没有打来电话。如果我们不去帮助那些人,这位母亲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再和自己的儿子说上一句话,就因为我们不敢涉水前去营救他。我的良心是无法允许我这样苟活下去的。我知道你们也一样。我们每浪费一秒钟,就会有一个人死去。”
最终,在尼克的带领下,部分乘客站了出来,投入到紧张的救援过程中去。
人们常说,危险面前见真情。虽然大部分人的一生几乎都不会遇到这样的危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此的思考:万一真的遇到灾难,你是选择明哲保身的蓝色药丸还是毅然救人的红色药丸?当然,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确定的答案。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发展阶段的变化,我们的选择也会变化。但这种对人性的终极拷问却值得读者深思,不时用这种问题问一问自己,可能我们会对自己有更加明确的认知。
看点四
从《亚特兰蒂斯》到《逃离》,风格在变,精彩依旧
如果说《亚特兰蒂斯》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