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条的最下方,一枚台湾岛地图形状的中华台北代表团团徽刚刚“上榜”这是深圳大运会第二个比赛日,中华台北队乒乓球运动员王翊泽送给卢敬超的
的确很巧深圳大运会志愿者指挥部执行副指挥长张志华说,香港志愿者主体都在香港机场提供服务,只有178名志愿者来深圳提供观众引导服务,而他们又被分配在三个不同的场馆
他们相识于2010年香港亚洲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卢敬超当时是中华台北队随队志愿者,除了赛场上给运动员提供服务,他还在比赛之余给运动员们当起了导游,带他们在港岛四处游览
走进深圳湾体育中心u站志愿者休息室,卢敬超从背囊中拿出了两块别满了运动会徽章的布条:从北京奥运会到香港东亚运动会,从广州亚运会到深圳大运会,一个不落下
新华网温州晚报提交信息卡深圳8月20日体育专电(记者叶前) 在深圳河这边的体育馆里有一群香港志愿者,他们可敬又专业,他们爱笑又爱说,他们是赛会志愿服务专业户的徽章哥,他们是初尝“志愿果”的普通话王,他们是坚持四十年的志愿服务“资深帝”……可爱的香港志愿者,专业的香港志愿者,他们增进了解密切交流给力大运会
“其实,和许多志愿者一样,这项活动会上瘾的,一般我们都会定下每年参加一次的目标,而且每次都会看到有新的人加入,这个大家庭也越来越大”卢敬超一边说一边继续往布条上别大运会的各式徽章
那时的他刚刚上大二,普通话也不是很好和许多人通过看香港电视学广东话一样,卢敬超的普通话就是通过看央视“自学成才”
面对记者多次追问:“到底有多少枚徽章?”泉州晚报,卢敬超给出的答案始终是“数不清”,“记下来只有徽章背后的故事”
与学生时代不同,如今已经有工作的他不得不提前为志愿服务预留时间,“把假期累积到一起休,实在不行就请假”
“徽章哥”:运动会志愿者“专业户”
指着一块带有奥运会马术比赛标识的徽章,卢敬超跟自己回忆起了三年前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这也是“徽章哥”收藏的第一枚运动会徽章
面对“还会继续”的提问,卢敬超早已排好了未来志愿服务的“行程”:2012伦敦奥运会,2013天津东亚会,2014南京青奥会
“去年我们彼此就知道今年都会来深圳大运会,所以就约定深圳见,”卢敬超说,“不过没想到这么巧,刚好我被分到了乒乓球馆”
卢敬超告诉记者,在大型运动会中,“交换徽章”已成为志愿者、运温州晚报立体车库动员、工作人员以及媒体之间打招呼、示友好的一种方式,交换徽章也成为运动会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见证,“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这也是他为什么总是随身带着这么多的徽章
记者现场清点了一下,“徽章哥”随身带的各式各样徽章就超过300枚,而这还不是全部,算上家里收藏的,他的徽章存量起码有500枚,这还是不带重样的初来大运会时,卢敬超带着别满徽章的布条,还被人误以为是“摆摊”的
这位“徽章哥”就是深圳大运会800名香港志愿者的一员刚刚从香港树仁大学毕业的他年纪轻轻,却已是大型国际赛事的志愿者“老专业户”泛发型白颠疯会传染吗请问北京中科了解身上白斑会不会是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fz/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