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年4月5日第08版:书堂巷
日前,在七都大桥上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一名学生挥舞着写有“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校旗领头行走,在他身后飘扬着的是一面面班旗。多名师生组成的队伍绵延整座大桥,场面甚是壮观。原来,这是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举行的“梦翔瓯江畔”远足活动,该校高三全体学生从学校操场出发,按照班级顺序列队行进,经过七都大桥再至七都岛,沿环岛堤坝一圈,徒步走完25公里的路后返回学校。
为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地进行,学校在活动前期特别组织老师先后四次到七都岛踩点,沿着环岛路线排查潜在安全隐患,设置途中休息点等。可即使是如此仔细的前期工作,该校校长周啸勇还是不放心,仍然坚持亲自到活动现场勘查。
记者跟随同学们一起踏上了这趟徒步远足之旅。
芦苇荡、油菜花、海鸟……步行在瓯江畔,沿途的春日风光就这样被学生们尽收眼底。神色轻松的学生们,开心地讨论着一路上的风景,高三(13)班的小陈指着一片油菜花田对记者说:“原来不知道离学校这么近的地方,会有这么漂亮的风景,不出来走走就错过了。”据悉,学校当初之所以将远足活动定在瓯江畔,除了七都岛的地理位置与学校距离近、环岛堤坝上车辆少行进较为安全等理由外,风景亮丽也是一大原因,学校希望借此机会,让在紧张学习中的高三学生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放松心情。
“后面的同学,加油!跟上!”一个半小时过后,天气已没了清早时的凉爽,太阳直晃晃地照在人的脸上,温度也有节节攀升的趋势,经过长时间的步行,疲惫让学生们渐渐不复出发时的轻松,都有些气喘吁吁。部分学生甚至已跟不上班级前进的速度而落在最后,这时班级中总会有同学回头冲落下的人喊上一句。高三(1)班的同学则是让体力较弱的同学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每当有人脚步出现迟缓时,后面的同学就会给他加油鼓劲。这不,姜方样就是此举的受益者,几度要落队的他,一路上与同学们高唱《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葫芦娃》等歌曲,在激昂的情绪中顺利抵达了中午休息的营地。每个人的体力有强弱,但这次的行走不比快,到达终点的便是赢家。
在徒步远足中,能看到在班级队伍前后奔走的班主任,能看到照顾落队学生的任课老师,能看到一路跟随的急救队,还有家长志愿者,他们有的轻装上阵,一路跟随在队伍中;有的自带摄影器材,一路跟踪拍摄,记录这难忘的一次旅行;有的则开着装满药材、水、扩音器等物品的车,尾随着队伍前进……
对于这次活动,家长们也有自己的看法。高三(2)班学生家长朱女士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说道:“如果孩子回来抱怨走得很辛苦,而我没有一起参与,就不知道到底是孩子体质太弱,还是徒步的运动量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范围。所以我就想跟着孩子一起参与体验,看看真实情况。看过之后,我觉得很放心,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锻炼挺好,不但磨炼意志,还能让孩子们更加团结。”几乎大部分班级都有家长志愿者,他们认为这样的放松方式对学习节奏紧张、考试压力较大的高三学生很有必要。
据了解,全程活动除了一位崴了脚的同学中途退出行走外,其他同学都完成了长达25公里的远足。他们在路途中所获得的五个站点的贴纸——梦在前方、雏羽待翔、瓯鸟展翅、灵禽出江、江畔梦圆,是他们战胜自我的证明。
这趟远足,虽是在平地上的行走,但需要跨越的是25公里的距离,需要克服的是不时冒出的放弃的念头,需要寻找的是更好的自己。正如陪着同学们行进全程的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校长周啸勇所言:“励志远足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体验远足活动的人生意义,感受祖国美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互助精神,缓解高三紧张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人生感悟、精神升华、励志磨砺、毅力考验、身体锻炼,同时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展示师生的优良风貌。这段行走,是一次挑战,看看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意志去征服困难,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毅力。我相信这会在每个同学的人生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成为他们青春路上最美的一段记忆。”
□施滢滢/文王人望/摄
白癜风治疗偏方治疗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