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一个半月,杭州10岁男孩胖了11斤还

又到一年春天长高黄金期,要想孩子长高,除了营养要跟上以外,充足的睡眠、体重不要太胖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医生,真当难为情,我们家这孩子减肥越减越肥了。”最近,方先生带着儿子小方来到医院,找到儿童诊疗中心副主任任昱。一进诊室,方先生就无奈的自嘲。

超长寒假躺吃一个半月

10岁男孩增重11斤

任昱一眼就认出了方先生父子。年10月时,方先生第一次带着小方来诊室,强烈的诉求便是减肥。当时小方9岁半,体重92斤,还属轻度肥胖,任医生觉得还未到需药物干预的程度,就详细制定了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让回去好好“管住嘴、迈开腿”。之后便再没来诊室,他以为小方的体重已经降下来了。不料这次一称,斤,已进展至中度肥胖。方先生告诉任医生,减肥之初,他们管得比较严,小方也还算自觉,体重确实下来了一点,可这次寒假,孩子天天宅在家里,渐渐不肯出门运动,整天坐在那看电视、玩手机,还不断往嘴里塞吃的,然后就前功尽弃了,他彻底放飞自我一个半月,就到了如今这种糟心的状况。“疫情还没过去,本来我是打算缓缓再来的,但洗澡时看他脖子和腋窝的皮肤越来越黑,我在新闻上看过可能是儿童糖尿病的先兆,还有最近他的睾丸也有增大的迹象,是不是开始发育了,能长到我这么高吗?”

有糖尿病迹象、骨龄提前2岁

问题的根源都在肥胖上

任医生帮小方仔细查体,确实发现有睾丸增大,开始发育的迹象,不过这对于10岁的男孩而言也属正常。至于脖子与腋窝的皮肤发黑,任医生也怀疑是往糖尿病方向发展的预警,但小方因害怕拒绝抽血,没做血糖、肝肾功能、胰岛素等指标检测,但他们约定,如果一个月内没有努力把体重减下3斤,下个月就要空腹来抽血检查。而令任医生最担心的是小方的身高,现在1米45,骨龄11岁半,虽然现实的身高与骨龄相差不多,可未来能不能长到1米7,着实令人堪忧。任医生告诉方先生,小方身上几大问题的根源都是肥胖。糖尿病是肥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肥胖同时易并发脂肪代谢紊乱,如果长期肥胖,日后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等。体重过重,下肢负荷增加,易出现下肢关节痛。睡眠时打呼噜,严重的伴有睡眠呼吸暂停。此外,还有免疫功能低下、发育问题、骨龄提前等诸多问题。因此,对于小方而言,减重并抑制骨龄增长迫在眉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过胖?

科学管理体重,家长要注意这四点

为了避免孩子超重、过胖,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监测孩子的生长轨迹

要监测孩子的生长轨迹,合理评价孩子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孩子不是越胖越好,而是要保证正常的生长水平和生长速度。

02

食物方面

1)在婴儿期坚持母乳喂养,母乳能根据孩子的需求主动调节,非常有助于避免过度喂养;2)鼓励孩子自主进食,并自己判断进食量,学习体会饥饿、饱腹的感觉;3)提供适合孩子年龄和生长状况的进食量;尊重孩子对进食量的判断,避免强迫孩子完成提供的所有食物;4)饮食均衡,保证主食、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和奶制品的合理搭配。谷类食物在食物金字塔底,占比最大,其次为蔬菜水果,再上层为奶及奶制品和动物性食物,塔尖为零食。因此,营养餐最好要涵盖这些营养素,并且要保持相对应的比例。5)规律进食,避免频繁进食,鼓励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3

睡眠方面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降低肥胖的发生。建议9点前入睡。

04

运动方面

在合理喂养的基础上保证一定量的运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新指南:五岁以下儿童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减少坐着看屏幕,或被限制在婴儿车和座椅上的时间,应当获得更高质量的睡眠,并有更多的时间积极玩耍。尤其对于不足1岁的婴儿,运动需求容易被忽视。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适合其发展水平的翻身、爬、跳、走等活动,活动受限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例如手推童车/婴儿车、高脚椅或缚在看护者的背上)。不建议屏幕时间。坐着时,鼓励与看护人一起阅读和讲故事。对于学龄期儿童,每周至少要有5天中等强度运动,每次20-60分钟,包括快走、跳舞、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要控制电子屏幕时间,每日不超过60分钟。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可以找医生进行咨询。医生会衡量孩子的体重和身高,并计算其“BMI”,即体质指数,将该值与该年龄的标准值进行比较。0-5岁、5-19岁男孩(天蓝色)和女孩(粉色)的BMI生长曲线图(WHO标准):?超重——85th≤BMI97th?肥胖——BMI≥97th了解成人超重/肥胖BMI判断标准的人应该看得出,儿童、青少年用BMI判断超重/肥胖与成人是不一样的。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5-19岁男孩BMI曲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5-19岁女孩BMI曲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0-5岁男孩BMI曲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0-5岁女孩BMI曲线如果家长想快速知道自己孩子是否超重,还可以对照下表:根据孩子的身高,看自己孩子的体重是否超过了表格中身高对应的体重。

跳绳是最好的减重与长高运动

具体这么跳既有效又安全

哪种运动能同时促进儿童减重和长高?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副主任任昱推荐,可以选择跳绳。具体这样跳,可以既有效,又安全:1.运动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关节,以防肌肉关节不适或扭伤。时间可选择下午四五点钟,早上也行,不建议晚上跳绳,如果只能晚上,最迟也要在八点前跳好,因为要求早睡有助长高,剧烈运动会影响睡眠。选择平坦地面,避开凹凸不平的地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运动时,注意节奏,速度由慢而快,快慢相间;数量由少到多,但量变引起质变,要有一定的强度。数量根据孩子年龄段来定:6周岁内:不会跳绳,可以摸高或蛙跳每天15-20分钟左右;6岁以上:跳绳一天下;7岁以上:跳绳一天下;8岁以上:跳绳一天1下;9岁以上:跳绳一天下;10岁以上:跳绳一天-2下;如果是肥胖儿童,每天跳绳量增加-下。但一定要从少到多,有个适应过程。比如给小方制定的跳绳数是每天下,可以先从开始,每周增加,逐渐加量到。以上数量要求在20-30分钟内完成,贵在坚持!孩子们宅在家里运动锻炼不够,需要提升体能。3.运动后:放松关节肌肉,局部按摩。睡前可以泡热水脚5~10分钟,不宜过长。

疫情通报

3月16日,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病例)。截至3月16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累计死亡1例,累计出院例。

以下为通报详情??

向上滑动阅览

年3月16日0-24时,浙江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病例),新增出院病例3例。其中:

新增确诊病例中,杭州市1例;新增出院病例中,温州市2例、绍兴市1例。截至3月16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现有重症病例2例(其中危重1例),累计死亡1例,累计出院例。其中:确诊病例中,杭州市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例)、宁波市例、温州市例、湖州市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例)、嘉兴市45例、绍兴市42例、金华市55例、衢州市14例、舟山市10例、台州市例、丽水市2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1例)、省十里丰监狱36例;重症病例中,嘉兴市1例、丽水市1例;死亡病例中,温州市1例;出院病例中,杭州市例、宁波市例、温州市例、湖州市10例、嘉兴市44例、绍兴市42例、金华市55例、衢州市14例、舟山市10例、台州市例、丽水市18例、省十里丰监狱36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91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浙大儿院、浙大二院、浙江省卫健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主编:尉洁婷

责编:隋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bbfz/15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