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逛街聊天吃饭睡觉hel

  记者下载一个视频直播APP,有一处直播的地点位于苏堤,记者走到这个监控探头下,十秒后在自己的手机上看到了自己——果然是直播。

  杭州拱墅某家幼儿园的直播截图。

  金华市义乌市稠江街道某舞蹈班场地直播截图。

  你去餐厅吃饭,你点了什么菜,你吃饭时是打嗝还是吧唧嘴,千里之外的某个陌生人在电脑屏后看得清清楚楚。

  你和闺蜜在试衣间外聊天,你和老公在家看电视,也正在某个网站上实况直播……

  听上去像是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实际上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近日,一家名为“俺瞧瞧”的视频直播网站走红。钱江晚报记者曾在这家网站上搜索关键词“温州”和“杭州”,发现这两个城市各有百来个监控,正将拍下的画面传回网站直播,包括街景、餐厅、商店、办公室,甚至还有市民家中的画面。而被直播的市民对此并不知情。

  虽然昨天,“俺瞧瞧”网站已经无法打开。然而,类似的视频监控网站还有,而且画面只比实时延迟约十秒。

  卖了多年监控的老板娘

  没料到自己也在被直播

  在“俺瞧瞧”网站还能正常打开时,钱江晚报记者曾以“温州”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多条记录,监控地点遍布温州各地各类场所。

  其中,有一处是位于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的求知书店。打开视频,加载了20多秒后,画面便开始直播,图像较为流畅,可以清楚看到店内的陈设、人员活动、客流情况,甚至书店老板陈先生正在上网看视频的画面和玩手机的声音也一清二楚。

  记者和陈先生进行沟通,请他拿着电话听筒,对着镜头打了声招呼,网站直播的画面只是延迟了约10秒。

  在温州市区的民航路,有一家经营安防产品的店铺老板娘。她卖了10多年的监控系统,也不知道自己店铺里的一幕幕也已被这家网站直播。

  老板娘说,她店里的产品价格在元左右,她实在没想到,装上这个以后,拍下来的东西还可能在网上直播。

  “俺瞧瞧”昨被关停

  但同类网站还有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发现,“俺瞧瞧”网站已打不开。但类似的视频监控网站还有。

  记者打开一家,发现有专门设置的直播频道,频道里包括全国各地的街道、旅游景点、商场以及停车场,可以任意点开,选择观看。

  记者看到,杭州的西湖、断桥,甚至拱墅区一个幼儿园的场景都在直播。

  记者接着又打开一个视频监控网站,发现不仅可以看直播,还推荐手机APP可以安装。记者安装了这家网站推荐的APP,然后来到视频监控里断桥的位置。果然,在APP的直播上看到了自己!

  一位被直播的店主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他们买来的度可旋转的摄像头,价格才多元,“人不在店里的时候,用手机就能监控店里情况,本来是觉得好玩买的,没想到摄像头拍的东西,正在向外直播。”

  温州市区的李小姐一家也中了某家视频直播网站招,但是她有些纳闷,因为她根本没装视频监控系统。经了不少周折,她才弄明白,附近马路上有一个摄像头,不仅能拍到路面的情况,还正好对着她家门口。正是这个摄像头,把拍到的她家里的情况,对外进行着直播,连她洗衣服带孩子的场景都清清楚楚。

  “俺瞧瞧”客服人员称

  直播内容来自三家网站

  事实上,“俺瞧瞧”网站因为超乎强大的全球直播功能,早已在网上迅速走红。在江苏、福建等地,早有媒体对之进行曝光。还有媒体为此专门进行调查,在一些场合找出与这家网站有涉的监控探头。

  “俺瞧瞧”网站自称“这是一个汇集全球各地、公开分享网络摄像头的网站(免费收录),是国内摄像头视频直播分享平台”,监控探头遍布全国各地。

  有媒体记者曾联系到“俺瞧瞧”网站客服。网站客服表示,网站上的直播链接都是转载的,主要来源于包括莹石社区、水滴直播和百度云直播三个网站的公开演示视频。

  这位网站工作人员还表示,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家中,所有摄像头都是用户自愿公开分享到网上的,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也皆由用户承担。同样的内容还写进了《免责声明》,出现在网站首页的《隐私保护与版权声明》一栏中。

  三家网站:

  没给“俺瞧瞧”提供过视频

  但是,记者联系这位工作人员指出的三家网站,三家工作人员均表示,网站只给购买公司摄像头的用户提供视频监控、查看等服务,与“俺瞧瞧”不存在合作和授权关系。

  “系统默认设置直播是私密的,用户可以选择公开和共享。”昨天,萤石社区客服人员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网站不会擅自上传用户信息,但购买使用相应产品的用户,都可以创建自己公开的直播频道。

  随后,钱江晚报记者在萤石社区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主动将自家监控拍下的视频拿出来分享的用户,是要与萤石团队签署协议的,“萤石的管理员会在3—5个工作日内审核并通过您的应用。”

  另据水滴直播的工作人员介绍,网络摄像头的默认设置是个人使用,不存在擅自上传用户信息的情况,网站会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审核。公司声明未将视频源授予“俺瞧瞧”,并表示将进一步了解此事。

  百度云直播的工作人员也声称,百度云直播与“俺瞧瞧”没有合作关系,也不存在授权关系。

  截至记者发稿时,萤石社区等网站的视频直播功能已禁止播放。

  那么,“俺瞧瞧”这类网站是如何进行视频直播的?

  昨天,相关专业人士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店铺安装监控后,会主动到萤石社区等网站分享直播;还有一类网站,可能是盗用了萤石社区等网站的直播链接;第三类是有人装了监控后,会将直播内容同时上传到“云存储”,但云存储的登录密码被破解。或者当事人在安装监控时,不小心打开了共享的功能。

  那么,如何避免被直播?

  专家介绍,在安装监控上传云存储时,应该注意不要用初始账号和初始密码,同时要关闭共享功能。

  如何避免被直播

  安装时不使用初始账号和密码,关闭共享功能

  专业人士称,除了警方的监控系统,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还有各种单位或私人安装的监控探头,后者是视频直播网站主要的“片源”。

  除了自愿上传分享者,很多直播内容被直接上传到网络,是与安装时不够谨慎有关。

  温州市区一专营安防设备的技术人员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现在许多监控探头,实时拍到的东西,不是存在自己电脑硬盘里,而是直接上传到云存储系统。很多人在安装时比较粗心,不小心就点开了“分享”功能。这样,监控直播其实就直接放到了网上。还有一些人在直播视频上传时,直接使用初始密码,很容易被破解被盗取。

  这位技术人员建议,安装摄像头时,应避免使用初始账号和密码。如果涉及隐私内容,还要用心检查一下设置的模式,尽可能关闭共享功能。

  私人装监控谁来管

  警方称,私人安装无须许可,涉及犯罪时才会介入调查

  钱江晚报记者从温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因为公共安全问题,警方很早就在布控“全球眼”监控系统。但在公共系统之外,还有很多私人安装的监控探头,这些并没有纳入公安相应的许可和备案程序。

  公安部门表示,私人监控视频和图像的采集、保管和利用,都属于个体行为,相关责任由个人承担。

  民警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比如在咖啡店、书店等场所安装摄像头,是商业经营者自行安装,并不需要经过警方的准许。因此,如果监控信息在网络上公开,侵犯了被拍摄者的个人隐私,应当由被拍摄者去起诉侵权。

  如果安装监控者,是主动上传直播视频的,那么侵权者就包括视频直播网站和安装监控者。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监控设备、摄像头的买卖和流通,国家也没有禁止性的规定,其流通目前仍然比较自由。在电脑市场里,几十元就可以买个监控探头安装起来。

  不过警方强调,一旦这些视频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使他们掌握了当事人的生活规律,并借机进行犯罪,公安部门将介入刑事调查。

  律师说法

  传播监控视频涉嫌侵犯公民隐私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陈一来律师称:

  普通公民的个人隐私,诸如肖像权和隐私权,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而且,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人领域,公民个人隐私都一样受保护。具体到这条新闻中,就是录制的视频不能私用或传播。

  商家安装视频监控,也只能作为影像留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能传播或转为他用。视频信息,必须要经过当事人同意,才可以公开。此外,也只有司法机关具有法律豁免权,可以借视频展开案件调查。

  如果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公开视频信息,即便商家在网站上挂出了免责申明,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商家所谓的免责声明,并不能免除对公民隐私造成的侵权责任。

  作为商家,尤其要注意,不能私自截取监控视频信息。一旦个人信息公开化,商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转载方也将承担连带责任。

  监控下的隐私,谁来保护

  今天,我通过某视频直播APP,看到余杭一家蛋糕店服务员忙碌的场景。

  我打电话过去说了这事,服务员还不信。我就让她比划几个动作,然后我告诉她,她明显紧张了,几分钟后看,监控被屏蔽了。

  我明白这个服务员为什么紧张——隐私正在被直播,而本人却不知情。对于电脑和手机前的好事者来说,这可能是可以满足窥私欲的精彩的真人秀。但对于被拍摄者来说,想想真是有些可怕。

  那么,如何规范这一类行为?采访中,民警有些为难地说,如没有涉及犯罪,好像还没有处理这类事情的先例。所以,我想在这里呼吁,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

  美国早在年就颁布了《隐私权法》,他们还颁布了众多的涉及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典型的如《电子隐私通讯法》、《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报告》等,可以说是紧跟现实紧跟科技的发展。

  我们是不是也该行动起来呢?

编辑:魏士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bbfz/15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