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颜值有内涵!值得一来再来,一品再品!”
昨天,为期四天的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年会暨中国百名文化记者温州永嘉行大型采访活动落下帷幕,记者们皆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温州!”
他们是行内大咖,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家媒体的精英骨干;他们见多识广,眼光独到;他们频频追问,细细考究,“原来经济的温州更是文化的温州!”
他们自觉,此行不单单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更是改变以往的认知,得到了一本厚重又鲜活的地方文化启示录。
他们相信,源远流长的瓯越文化,正是探求温州未来发展规律的密匙;这座东南一隅的温润之城,将始终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改革进程中踏歌而行!
来到温州就像来到了谢灵运的诗里楠溪碧水,古村斜阳,江心孤屿,瓯江之畔……他们履迹温州山水间,泛舟坐筏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浅吟低唱:“就像来到了谢灵运的诗里。”
解放军报文化副刊部主任编辑卞振感言,去过许多胜地,却少见有如此清澈的江水,那是船夫们挽起裤脚,拖着竹筏,逆流而回数小时的辛勤付出;是没有任何污染的“动力”;是温州人以文化认同的提升、以文化共识的凝聚构建起的山清水秀,着实不易!
甘肃日报文艺部主任叶海感慨,诸多村落,或做农庄或变民宿,温州的古村落让人眼前一亮,文化内涵丰富,呈现出一村一韵的浓厚人文格局,这是温州人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实践,“唯有文化绵延不绝,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世代代渔樵耕读于楠溪两岸的人们没有空负谢公留下的文采风流,更对得起这一片好山好水。
“古村风貌依旧,文脉传承依旧,青山绿水依旧。”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初小玲抒发了三个“依旧”。她直言,不少古村属于修旧如旧,却不是当年那座老宅了,且商业氛围浓重,失去了原汁原味,但温州古村落里,茂林修竹,田舍书院,人居与自然合一,田园风光与耕读理想交融,不仅只有先贤遗墨,当下的乐善好施者、勤奋好学者,皆在名人榜。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这是“向上、向善、向勤”的传承。“温州给我的感觉就像我初来的那一天,是那么温润,温暖!”
温州文化体现着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品瓯窑,赏书画,看永昆里的“杜丽娘”款款而来……他们带着无数的惊叹号,走进了历史悠久的瓯越文化里:“都知道温州经济发达,却对其厚重的文化底蕴知之甚少。”
吉林日报副刊部副主编曾红雨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bbfz/1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