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二两和滴酒不沾,哪个更健康答案很意

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饮品,特别是大小喜事和节日,饮酒更为普遍,由于酒本身的卫生问题和生理效应,饮酒与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有人说,饮酒对健康有益,也有人说饮酒对健康有害。到底饮酒对健康有没有好处呢?如果有,又该如何饮用呢?

图片据新华网

◆小酌也伤身?

生活中,有一些人认为小酌不仅对身体无害,反而有益。白酒营销界曾流传“白酒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类之最,能够缓解酒精伤害,增强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等。“这些说法是错误的,所谓‘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个误区。”医院肝病科主任程良斌教授强调。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以及各种各样含量很低的有机化合物。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在其中检测到多种“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杂环化合物、酚类、萜烯类化合物”,并不令人惊奇。这些物质中的有些种类在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中也可能显示出了“保健功能”。

不过,显示过某种功能,它们具有毒害作用的可能性同样存在,而且即便是那些成分“真的有效”,也需要足够的量才能发挥作用,而它们在酒中的含量微乎其微,要通过喝白酒来获得足够的量,得需要喝下多少白酒?反倒是产生危害的酒精,虽然只有一种,就已经足够“秒杀”这些“保健成分”了。

不少女性认为喝红酒不仅养颜,还可以软化血管。因此红酒在酒界一直以一种不与白酒“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的形象存在。然而,只要是酒就都会致癌,因为不管什么酒都不可避免地含有乙醇,有乙醇就会代谢为乙醛。事实上,欧美早做过大规模研究,女性即使每两天喝一杯红酒,得乳腺癌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不仅如此,相关研究还表明,酒精对女性的伤害要比男性大,患癌风险也会有相应增加。

“总之,对于人体健康而言,酒和烟一样,有百害而无一利。”程良斌说,应该做到能不喝尽量不喝,尤其是喝酒脸红的人更应注意,因为乙醛会造成血管扩张使脸泛红,喝酒脸红正说明体内缺乏代谢乙醛的酶。而中国人更容易受到乙醛的伤害,因为中国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携带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

酒精可以带来愉悦,也是传统文化中聚会助兴的常见饮品。但你喝下的每一口酒,都在增加你得病甚至患癌的风险,因此各位饮酒前还请三思。

图片据新华网欧东衢/摄

◆适量饮酒可养生?

喝酒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脑皮层酒精兴奋期,往往表现为兴奋、胡言乱语等;再喝多一点就进入了第二阶段,酒精开始抑制皮层下中枢、小脑等,此时饮酒者多表现为意识模糊、走路不稳,难以掌握平衡;如果继续喝,过量的酒精开始抑制脑干中枢,饮酒者呼吸减慢、血压降低,甚至出现昏迷。

适度喝酒对身体是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如果适量地喝酒,又有点好菜,心情舒畅,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但是聚会时总有一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健康,喝酒不节制,这对身体绝对是有害无益的。医院长期从事肝病研究和临床工作的欧阳钦博士介绍,饮酒过量,最受伤的莫过于肝脏,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着直接的毒害作用。而其中,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过量的饮酒将会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长期性的饮酒更可能造成酒精性肝炎或者脂肪肝,甚至还会发展成肝硬化,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喝酒应重视个体差异,酒并不是人人能喝的,如肝脏功能、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有问题的人就不能喝酒。

老年人是否可以饮酒?这个问题常常有“风险”与“益处”之间的权衡,事实上其焦点并不是是否得益,而在于“量”。何为适量饮酒?如何判断老人没有酗酒或酒精摄入过多的风险?老人通常不会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bbfz/14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