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了在线问诊上门助浴互助送餐h

近日,瓯海新桥街道金蟾社区作为养老示范社区全省最优代表之一被推荐给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下步全国养老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做好铺垫。

金蟾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万多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人(空巢老人25人,残疾老人9人)。近年来,该社区探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大体系融合养老模式,居家的便利性,社区的群体互助性以及机构的专业性,全方位覆盖了老人的各方面需求,切实增强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电视视频在线问诊

适老化改造更便民

在金蟾社区居民徐雪芳家里,打开电视,就能通过遥控器选择在线医疗模式,系统将自动连接新桥社区卫生院,坐诊的家庭医生可以现场进行视频连线,在线答疑。家庭医生只需调出医疗系统内的医疗档案,就可了解咨询者的往年健康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接诊服务。

“这个功能非常方便,一些小医院跑,直接通过视频咨询就可以解决。”徐雪芳说道。

金蟾社区党委书记吴建建介绍,社区以居家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健康服务”为目标,搭建“互联网+健康养老”信息化平台,通过升级中广有线电视机顶盒,实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与居家老人“面对面”视频问诊,实时查看患者健康档案、体检记录、历史就诊住院、化验检查等信息,并给予精准、及时的诊断。同时,系统将线上诊疗服务与线下巡回医疗车服务捆绑,医务人员线上诊断后根据老年人病情可在服务平台直接定位查找线下巡回医疗车并提交派单,实现线上就医申请与线下入户诊疗无缝对接。

与此同时,社区还对徐雪芳家进行了全面改造。记者看到,徐雪芳家的大门上装了智能指纹锁,客厅内安装了烟雾报警器和监控摄像头,提高居安全系数。此外,卫生间和走廊等处还贴心安装了扶手,腿脚不方便时,可以握着扶手在屋内行动。此外阳台上还有升降晾衣架,方便老人晾晒衣服和被子。“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我老伴最近身体不太好,有了这些设施,我可以更好照顾他了。”徐雪芳表示。

在金蟾社区像徐雪芳的一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吴建建称,近年来在瓯海区和新桥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社区投入多万元,为辖区内30户老人家庭及残疾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除了居家环境的改变之外,这种无微不至的设计还延伸至小区内。年金蟾社区创建了浙江省级无障碍社区,对辖区内公共场所进行改造,如修补盲道,增画无障碍停车位,改造无障碍厕所,改造坡道,张贴无障碍标识等,“我们一楼的住户,从进入小区大门到进到房间内,可以选择无障碍路线,全程是没有一个台阶的,对老人来说,特别方便。”吴建建称。

专业团队上门助浴

提供个性定制服务

为给辖区老年人提供优良的康养融合服务,新桥街道引进了温州福寿康医养服务有限公司,搭建“养老服务中心+护理站”康养服务平台。其中,养老服务中心设在新桥街道,除提供医疗康养服务之外,还为各社区医疗康养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支持,护理站建设先行在金蟾社区试点。

金蟾社区将护理站建设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园相结合,配备了托养室、康复室、日间照料室、棋牌活动室、养生休闲室、电子图书室、免费理发室、爱心食堂、图书室等,占地面积达㎡。

“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我们前期派出了由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组成的康养专业队伍,通过走访、调查、评估科学确定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类型、日常护理等级,按照重度、中度、轻度三个等级为失能老人制订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方案。”温州福寿康医养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房园园介绍。

护理站还有一项深受大家欢迎的服务,就是“上门助浴”。为解决金蟾社区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洗浴难”问题,护理站由经过专业洗浴培训的护士、护理员定期上门提供洗浴服务,目前已累计服务上百人次。“打个电话预约就可以上门,他们服务比较专业,每次过来都会为家里老人测体温,检查身体健康状况等,洗浴开始前还需要家属签字确认,交给他们,我们也比较放心。”一名老人家属说道。

除了日常护理,托养服务也是金蟾社区探索养老模式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减轻了老人家属的负担,还为老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良好助力。去年7月,70岁的徐阿婆不小心胯部骨折,手术后来到新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短期托养康复。“徐阿婆之前喜欢跳广场舞,一下子不能动了,心理上有很大落差,所以我们的专业护理人员不仅要为她提供身体上的康复服务,还从心理上帮助她调解。”房园园称,经过2多个月的托养康复,徐阿婆被子女接回了家,再由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后期跟踪服务,“现在徐阿婆已经恢复到了行动自如的状态。”

银龄互助志愿送餐

社区党员老有所为

在金蟾社区,老人们不光“老有所养”,而且还“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社区建立了“银龄互助”送餐服务模式,由社区30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组成的义工队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

社区还开办老年学校,按需安排学校课程,通过发挥社会离退休老年人的资源优势,聘请有特长且热爱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师,开设音乐、电脑、太极拳、交谊舞、健美操、书法、绘画、剪纸、中医养生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课程,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金蟾社区的吴小明是温州镜心书画艺术院成员,她经常抽出自己的空余时间为社区老人们进行书法公益教学。此外,她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类公益活动,如春节送对联等,端午节包粽子等。“退休生活的心态很重要,我今年70多岁了,但感觉还是很有活力,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吴小明说,希望自己可以在社区发挥更多余热来帮助别人。

在享受社区养老便利的同时,今年70岁的徐雪芳也是社区的热心奉献者。她曾是一名援疆知青,也是一名党员。在援疆的日子里,徐雪芳做过护士、护士长、理疗师等工作,退休回温后,她继续用自己的医护职业技能回报社会。

从年开始,徐雪芳坚持每周到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诊疗室,为社区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康复理疗等义诊服务。“我们都很佩服徐阿姨,做好事一做就是8年时间,用一颗党员的赤诚之心,温暖了我们。”小区居民王女士说。

来源:温州晚报全媒体、看温州app

记者:高寒潇

编辑:叶琳校对:麻笑恬

责编:郑东监制:何张朋

温州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zn/13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