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温州所有地区均降为低风险区域,治

2月29日下午,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31场)。据通报内容,今天,全市有27例患者治愈出院,截至下午4时,全市累计出院例。

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乐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徐伟中;团市委书记董步显;市妇联主席何莉平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陈靓秋主持。

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乐慧首先通报了全市疫情情况:年2月28日0-24时,全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出院病例21例。

截至2月28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累计死亡1例,累计出院例,现有住院病例98例(含重症7例),其中乐清市24例、鹿城区20例、永嘉县11例、泰顺县10例、瑞安市9例、瓯海区、平阳县各6例、文成县4例、龙湾区3例、苍南县、龙港市各2例、洞头区1例。

目前,全市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人,累计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今天,全市又有27例治愈出院,其中市六医14例,温医大附一院7例,温医大附二院5例,平阳县1例。截至下午4时,全市累计出院例,治愈出院率达85.7%。

根据2月28日浙江省公布的疫情“五色图”显示,鹿城区、瓯海区、乐清市、瑞安市已降为低风险区域,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和2个产业集聚区均为低风险区域,已连续11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现有住院病例数降至两位数,疫情态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也正在加快恢复,但疫情风险依然存在,疫情防控仍处在防重点地区输入、防境外输入和返工复工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要持续研判疫情新动向新特征,紧盯防输入、防集聚,牢牢控住风险源,彻底阻断传播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着力推动“两手硬”“两战赢”。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还就市民较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我们的健康生活习惯敲响了警钟,可以说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文明办在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上,都采取了什么措施?接下来还有哪些举措?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徐伟中:

健康生活习惯是良好的文明行为,更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疫情发生以来,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汇聚文明力量,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一是第一时间发出“安全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倡议书。

▲二是发动全市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文明村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在疫情防控中率先垂范、积极行动,传递温暖,坚定信心。

▲三是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配合防疫工作需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有我”专项行动,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物资代购、心理疏导等各类志愿服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参与志愿者人、开展志愿服务场次,累计服务时长小时。

▲四是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摒弃陋习,争做移风易俗带头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按照喜事停办延办、丧事简办速办、他事不办禁办的原则,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交叉感染几率。大力推行“公筷行动”,以“长者先动筷·公筷来夹菜”为主题,组织“健康公筷·文明温州”系列宣传和科普教育,开展“‘公’克疫情·公筷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切断“口口相传”的疫情传播途径,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培育社会文明新风。

同时向全体市民发出以下“6点倡议”:

●倡导文明习惯,居家生活讲卫生。勤洗手常通风,爱阅读爱健身爱家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垃圾要分类投放。

●倡导文明餐桌,推行分餐用公筷。做到不聚餐、不聚集;集体用餐单位推行分餐制;家庭用餐提倡“餐具专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珍惜食物,拒绝野味,践行“光盘行动”。

●倡导文明出行,低碳环保促健康。出门提倡戴口罩,出行环保效率要兼顾,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养成绿色、低碳、健康出行习惯。

●倡导文明排队,一米线外守秩序。在公共场所排队自觉间隔一米距离,文明礼让,有序排队不插队。

●倡导文明上网,尊重事实不信谣。从官方途径了解疫情等信息,不传播、编造、发布不实信息;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建和谐清朗网络空间。

●倡导文明复工,确保安全不违规。企业复工严格遵从相关规定要求,做好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人员健康监测和通风消毒,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人员密度,确保安全有序复工生产。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看到在村居社区、交通卡口、车站,都有不少穿着“红马甲”的团员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在这场战“疫”中,志愿者发挥了哪些作用?另外,在志愿服务一线医务人员家属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团市委书记董步显:

志愿服务是“大爱温州”的一张“金名片”。疫情发生后,团市委会同文明办、民政等单位,第一时间倡议动员,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各级各类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2.8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成为基层战“疫”一线的生力军。主要表现在“三个助力”:

全方位助力群防群控

一个多月来,志愿者们按需求、分领域、全方位参与网格排查、卡点检测、留观服务、入户宣传、便民代办等处服务岗位。在村社,志愿者协助村社干部、网格员进行基层宣传、健康排查,服务留观人员,其中有多名大学生以线下线上联动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在处交通卡口,志愿者协助有关方面三班轮替、日夜驻守,比如瓯海团区委在动车南站组织97名志愿者参与轮值;全市青联委员、学生团员、少先队员通过原创歌曲、绘画、“宅家乐”视频等形式,宣传科学防疫知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暖流、贡献力量。

精准化助力专项服务

在防疫关键时期,团市委在医护用品生产、物流配送、应急服务等重点领域组建支青年突击队,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比如,“驰援温州”青年突击队积极牵线配送,促成万只医用口罩、2.2万副护目镜及时支援战“疫”一线;上海温州青年突击队主动对接浦东国际机场、邮政,为海外温籍侨胞捐赠的物资第一时间运抵温州而奔波忙碌,展现了青春速度。针对流行病学调查任务重、人手不足的实际,第一时间组织招募41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全力协助疾控部门投身流行病学调查最前沿,展现了青年担当。在心理疏导方面,市县团委联动组建15支心理志愿服务队、招募名心理咨询师,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共提供服务人次,展现了青春温暖。

多形式助力复工复产

组织开展“青春助企·暖心复工”专项行动,依托“青年帮帮团”“青年文明号”,组建政策宣讲、金融支持、法律援助等服务团队70支,动员多名“跑小青”入企代跑帮办,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比如,团市委联合市人才市场发布企业见习岗位个,并协助组织开展在线视频招聘活动;现代集团青年突击队开设“助农直销摊位”,帮助平阳、瑞安等地农户销售花椰菜十万余斤;文成、泰顺等地团委组织志愿者,帮助青创农场春耕备耕、加速复产。

在疫情防控中,一线医务人员和援鄂医疗队员是“最美逆行者”。如何为这批“最美逆行者”送温暖、解除后顾之忧,也是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做法体现在三个方面:

“多部门”联动

在组织部门的牵头协调下,共青团会同机关工委、文明中心、民政、工会、妇联等单位,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市县联动开展一线医务人员家属结对帮扶。在做好“一对一”结对的基础上,市县团委在面上联动开展“疫路同行·青春后援”活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送温暖。比如,绿文环保公益中心为市六医等7家医院医护人员送上3万箱牛奶,青年企业家金罗福向附二医瓯江口院区捐赠1吨蔬菜食品。

“全覆盖”结对

市县累计结对帮扶户,其中市本级0户,采取“1+4”组团服务模式(即1名一线医务人员家庭由1名机关干部、1名医疗卫生机构干部、1名社区工作者、1名志愿者结对);县市区结对帮扶户。在结对帮扶中,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不添麻烦,做到“疫情不结束、服务不断线”。

“针对性”服务

在线上,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ys/12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