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房间为项先生买的学区房
8月5日,市民项先生通过本报新闻热线求助,称自己在鹿城金丝桥一带买了一套学区房,可近日,邻居准备在他门前砌墙,这学区房将被封死,他一对两家的《不动产权证书》才知,自己买的竟是“房中房”。买一年多才知是“房中房”项先生是龙湾人,去年4月份,他购置了一套蒲鞋市小学总校区的学区房,建筑面积22.25㎡,连税费一共花了56万元。
这套房子房号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没有电梯,也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但项先生比较满意,他表示,这已是他能在市面上找到的最合算的学区房了。让他心里有点疙瘩的是,当初去看房时,他发现要进室,必须要通过室的大门和厨房,但卖家告诉他,这是一条“公用通道”,他就决定买了。
要进入,必须通过的大门的厨房
房子买到后,项先生继续租给原来的租客,自己等着符合“购房满三年”的条件,再送孩子入学。
今年7月份,室的房主联系了项先生。对方表示,自己准备把室卖掉,为方便买卖,需要在室的厨房和室的大门之间隔一堵墙。项先生不肯答应,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学区房会被封死,进出只能靠爬3楼阳台。可双方一对《不动产权证书》,项先生有些懵了,他买的竟是一间“房中房”,那条“公用通道”其实属于室的产权部分。
记者来到现场,从布局上看,项先生买的室,相当于室的一间“次卧”,室的房产证上的“走廊部分”,位于2楼至3楼的楼梯转角。项先生说,对邻居而言,不封墙房子不好卖;对他来说,在楼梯开墙,不仅安全隐患很大,其他住户也不可能同意。
记者发现,类似的情况,在这个小区并不罕见,但业主们大多买走两套房子再申请合并登记,“把两套房子合并成一套”。
项先生若要开门,只能在楼道开
和原属同一业主项先生想知道,这样“奇葩”的产权登记是怎么办出来的?
记者带着项先生来到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该中心审核缮证部登记四科科长诸葛罗克介绍,记录显示,涉事房屋首次产权登记记录是在年,从历史图纸来看,室和室一开始就是这种布局。
项先生质疑道,这样的房屋布局,当初怎么能办理产权证明?
诸葛罗克解释,如果是新建的小区,这种连出口都没有的房子,肯定不能办理产权登记,可在年,相关的法律法规没那么完善,当年甚至连“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都没成立,就这套房子而言,项先生办的是“转移登记”(权属转移自上任业主,房屋的物理形态没有变化),之前其他业主也没对这套房子的状态提出异议。
这样的房子,为何之前一直没有人提出异议?
诸葛罗克说,室和室最开始属于同一名业主,后来几经转手,项先生是室第四任业主,这类房子一般会由同一名业主买走,可之前有一任业主把室和室分别卖给了不同的人,至于其他业主为何愿接受这样的布局,他也不清楚。
他建议,这样的产权登记是合法的,但房屋最基本的出入口肯定要得到保证,项先生可以再跟邻居沟通,最好能签个保证出口的协议。
项先生画的房屋格局图
法学专家建议相关部门纠错项先生跟邻居再三沟通,双方没达成一致意见。
项先生表示,自己面临两难,一方面,室有80多㎡,他买不起,如果室被封闭,这套学区房就算砸在手里了,没人敢买连门都没有的房子;另一方面,如果把室卖掉,眼看孩子就到了要上小学的年纪,那这一年多算白熬了。
记者与项先生请教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法学系系主任毛毅坚。
毛毅坚分析道,项先生的邻居如果把通道堵塞,相当于侵犯了项先生相邻权,相邻权旨在确保相邻不动产之间通行的便利,项先生可依此走司法途径保障合法权利。
他还说:“在登记的过程中,我们登记的部门存在着严重的瑕疵。就说一个不动产的使用,你没有一个门,没有一个通道,甚至不存在一个走廊的话,那么这个登记是怎么登记出来的?我希望,不动产登记部门能够及时地了解情况,并且能够及时地纠错。”
来源:温州晚报全媒体、看温州App
记者:叶雄伟
编辑:叶琳校对:周泉
责编:郑东监制:王若江
温州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rc/1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