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当问到老人们“最想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受访老人对子女说得最多的是:“注意身体健康”、“要好好工作”、“不要工作太累”、“有空多回来看看”、“我一切都好,请放心”等
不仅中国,许多国家也都有自己的老人节
网友“小辣妈一枚”在微博上秀出父母亲的一张照片:“我家的两个老人潮爆了!一人一个ipad!”温州玩转数码产品的老爷爷老奶奶大有人在,年届八旬的徐贤笃老人,拉着他五十多岁的儿子和读大学的孙子、孙女们当助手,花了6年时间研究出一套打温州晚报团购字法,前年还连获两项发明专利现在,徐老先生又迷上了视频制作,拿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组合、拼接,玩得不亦乐乎
最喜子女常回家看看,
最忧健康拖了后腿
想住养老院,
在温州,像苏阿姨这样的“勤俭节约型”老年人很多,他们认为日常消费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即可,“过日子要长远打算”,精打细算,但只要为了孩子好,花多少钱都值得也有一些老年人认为,虽然上了岁数,但也应该在衣着打扮、日常消费中讲求质量
温州老年人钱都怎么花呢?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食品费用是老人支出中最大的一笔,其次是人情往来费用,排在第三位的是住院治病个人负担费用,然后是休闲娱乐项目的支出
老人们最在乎的09年温州晚报是什么呢?家住新城的赵爷爷说,“他们小日子过好了,别让我们操心,就是孝顺了”赵爷爷老两口退休之后独自居住,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有重阳节,儿子媳妇会接他们过去,大多时候大家一起吃顿饭,偶尔一家人也出去郊游一下赵爷爷说,自己虽然从来没有对儿女的这种十多年来的坚持表示过什么,但心里其实很感动,见到孙子时高兴起来总要多喝几杯而儿子、女儿都在国外,老两口独居七都的吴阿姨最在乎的是孩子们的电话“常回来是不可能,他们只要记着定期来个电话,让我知道他们一切都好就成了”
鲁发梅说,以前不少温州人认为,把父母送进老人院是不孝顺,但这几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温州晚报发行部很多老人习惯了我们这里的生活,还不愿意回家呢老人公寓有专业的护理员,比子女照顾得更好!”
加拿大将每年的6月21日定为老龄日,也叫笑节当天,书店里摆满各种幽默书籍,供老人选购,喜剧明星去老人院义演,年轻人陪老年人参观游览晚间,子女们放下私事,围着父母共享天伦之乐,而电视台则增辟一档专为老人助笑的节目
而距离红景美好老人公寓不到一公里路的顺福老人公寓,同样是空床位已所剩无几“不光附近的老人,很多永嘉、文成的老人也过来农村里老人公寓没市区这么多”
在温州的“驴友”圈里,也活跃着不少“花甲背包客”资深驴友“风信子”说,在她的温州晚报送报电话驴友qq群“一起吧”里,就有这么一对老夫妻,老“两口”都是附一医的退休医生,“驴行”温州已经两年多,几乎每隔一两个月,都要背着行囊参加一次户外徒步百丈漈、大若岩,温州好看好玩的地儿几乎玩遍了,不久前还背上帐篷,跟驴友们去了福鼎嵛山岛露营虽然头发花白了,两人的玩兴一点不输年轻人,装备也很齐全,背包里专用手电筒、指南针、简易生活用品、气压锅等应有尽有驴友们都喜欢探险,走一些新路线,有时山路一走六七个小时,还真看不出两人已经六十多岁了
不久前,一组媒体调查数据令人吃惊:北京养老院床位缺口大,老人排号入住需等十余年那么温州的情况又如何呢?
温州老温州晚报广告部人生活方式调查:
温州网讯 最近,媒体特别调查“父母亲最在乎什么?”引起网友的普遍共鸣离你最近的,往往最容易被忽略重阳节前夕,记者对市区宏源锦园、水心社区和红景美好老人公寓的百名60岁以上老人做了随机调查,了解他们最真实的生活
在韩国,从1973年起,将每年的5月8日母亲节改为敬老节,对70岁上下的老人发放终身优待证
谁说老人就只能含饴弄孙,对着电视发呆?温州老年人中还藏着不少“潮人”!
“勤俭节约型”为主,
不少老人对商家“攻心策略”不设防
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选择就更多了,串门聊天、访问亲友、逛街、参加社区活动等,有的还上老年大学,学点琴棋书画65岁温州晚报报价的周素兰就在老年大学上了一个书画班,每天都坚持练字、画画,“我从小就喜欢画两笔,年轻时工作忙没时间,现在倒如愿了”
苏阿姨老两口经济状况还不错,两人都有三四千元退休工资,自己的日常开支从来没有跟子女伸手,相反还常常“倒贴”不少虽然手头不紧,但苏阿姨自己生活却很节俭,衣服都喜欢买商场打折的,儿子劝她国庆节报个旅行团去北京玩一趟,她一问旅行社,六日游最少要三四千元,考虑再三没舍得掏钱,最后选了个便宜的“横店两日游”
自家录音棚自唱自录、
多数老人们最担心的事是生病市统计局曾做过一次调查,在温州,身体状况一般、亚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占33.3%,有些疾温州晚报报电子版病、生活半自理的老人占2.3%,高龄或生病、生活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人占3.5%而对反映身体欠佳的四成老人进一步询问“平时看病的费用怎么解决”,温州过半老人看病费用还要家庭负担为主家住水心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都坚持锻炼,“孩子们工作都忙,就怕生病住院让他们麻烦
鲁发梅说,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大都是70岁以上或身体状况欠佳,活动范围不大,闲暇时间主要是看电视、听广播、散步、棋牌等,“住老人公寓有个好处就是同伴多,不会感到孤独”
“我们这个年纪人情往来也不少,上个月我叔父过世,前前后后花费三千多元过两个月又有小辈结婚,得准备红包吧?”苏阿姨算了笔订温州晚报账,60岁上下的老人正处在一个夹层位置,老辈的做寿或者生病、过世,小辈结婚等等,都要人情往来支出
养老机构床位满足率调查:
国外也有老人节
劳累了大半辈子,晚年终于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老人们如何消遣呢?
重阳节前老人心愿调查:
虽然温州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但记者调查的百名老人中,现在与子女或孙辈一起住的老年人,只占两成还不到还有近两成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只是打打电话
相较北京的每百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仅为2.8张,温州老人想入住养老院,似乎要容易一些但董林飞说,这与国际社会通行标准5至8张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温州的养老机构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经济发达地区养老服务机构相对集中富余,经温州晚报广告刊例济欠发达和农村偏远地区,却比较匮乏
鲁发梅是新城黎明工业区红景美好老人公寓的院长这家老人公寓2009年才开业,目前已经住进90多位老人“最多一间能住4位老人,不过要求住单人间的老人挺多”
跟年轻人一起“驴行”,
谁说老人不“潮”?
温州老干部局音乐协会一群“潮爆了”的老年人迷上了唱歌,还都爱紧跟潮流唱最新最流行的歌“这些老师伯和老师母唱的歌好时髦”一次在群艺馆听到他们唱歌的年轻人王林敏感叹协会会长林纯伍说,为了紧跟潮流,会员中还有人专门去网络上搜索新歌,大家汇总,每个学期都会专门出一本新歌手册很多会员家里甚至有录音设温州晚报记者名单备,灌cd,留下自己喜欢的歌!
而在奥林匹克发源地希腊,会在选定的“吉日”举行老年人赛跑比赛,分为70年龄组、80年龄组、90年龄组,无论跑得多慢,比赛过程中都没有人退出记者 阚兴韵/文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董林飞,目前正在参与编制《温州市老年人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他做了一个统计,截至2010年底,温州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06家,拥有床位总数36426张,每百名老年人的床位数达到3.2张
美国将每年9月份美国劳动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定为美国的祖父祖母节,这天全美各地都要举办敬老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消费也存在误区市消保委曾做过一个关于温州老年人“如何花钱”的调查,结果令人意外:近四成的老年人喜欢听温州晚报大厦家人朋友的介绍购物,有老人听朋友说有种保健水很好,结果被“忽悠”买了近一万元的产品让年轻人费解的是,还有15.9%的老年人的消费方式是直销,商家抓住老年人心理特点,售卖往往从免费开始,不少老人就被免费体检、免费义诊、免费一日游等各种手段吸引,买回一堆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产品
温州老人消费观调查:
“市区老人公寓这两年新开了不少,不过我们这里空床位不多了”鲁发梅说
会遭遇“一床难求”吗?
延伸阅读:
心理疗法是一种对生活的乐观白癜风复发了,原因可能是“贪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