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防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61386.html
“我的家有三大特色。第一是和谐孝顺,团结友爱;第二是爱乡爱民,热心公益;第三是书法传家,以德树人……”8月27日下午,省第三届春蚕奖获得者、原文成县珊溪中学副校长程一鸣作客温州晚报公益道德讲坛第期,在温州市域铁路运营控制中心为大家带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主题讲座。本次活动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主办,温州市铁投集团、温州市轨道交通置业有限公司承办。
道德讲坛主要围绕“六个一”开展,包括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谈体会、写一封家书等环节。活动吸引了来自温州市铁投集团各部室、各直属(控股)企业50余人到场参加。
传承孝道
获评“浙江最美家庭”
讲座上,程一鸣将自己的家风家训故事娓娓道来。在文成县珊溪镇,程一鸣一家远近闻名,是邻里八乡都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孝道榜样家庭。程一鸣年出生,年参加教育工作。他和妻子育有三男一女,家庭和睦、热心奉献,曾获得“浙江省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因为全家爱好书法,年,其家庭还被评为“温州市墨香家庭”。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程一鸣为儿女树立了良好榜样。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教坛生涯中,他一直以学校至上、学生至上、踏实苦干、早出晚归,数十年如一日。他还热衷孝文化,自年被珊溪镇街头村老年协会聘为秘书长后,便一同组织成立孝文化义务宣讲团,依托街头村老年大学阵地,连续十几年来,一直为当地老人义务授课,内容涵盖时政、保健养生、人文历史以及思想道德等。他还赴各村文化礼堂收集撰写孝文化材料,整理孝文化档案,参与组建孝文化民乐团,全力全面助推街头村孝文化建设。
程一鸣作为孝文化的传承者,也影响着他的子女们。四个子女中,除了老二程启强在义乌经商,其他都定居意大利。因为父母年事已高,年,程启强选择回到老家发展。在当上雅坪村村主任之后,程启强事务渐渐繁重。年,老大一家也选择回到国内,替弟弟分担孝顺高堂的义务。“他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一个想到我,我年纪大了,外出不方便,他们就开车专门接送我。”程一鸣说。
热心公益
垫资坚持办幼儿园
孝是什么呢?讲座上,程一鸣结合“程氏家训”给出了答案。“孝道有三,一是大孝,遵纪守法,爱国爱党,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二是中孝,一心为公,爱乡爱民;三是小孝,知冷知热,恭敬父母。”他说,“程氏家训”中写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朋友信;见老者敬之之,见少者爱之……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程一鸣一家都热心帮助他人。多年前,因为撤乡并镇,雅坪村的孩子要想上幼儿园,要赶赴十几公里到镇上去读书,十分不便。为解决村民这一窘境,一生从教的程一鸣想到借助村里的祠堂办一所民办幼儿园。他的想法得到了儿子程启强的大力支持,程启强积极发动周边朋友和认识的人。年,祠堂启动幼儿园改建工作,一开园,便牵动了多方仁人志士的心,园内的所有设备,包括室内木地板、塑胶操场等,都来自义乌、永嘉等地爱心人士的赞助,程一鸣也出资两万余元给操场搭起透明雨棚。
“幼儿园的收费很低,只够维持基本运营。这两年,村里许多年轻父母外出务工,把孩子也带了出去,所以我们现在一共只有22名学生,分成2个班级授课。随着生源逐渐减少,中间一度连老师工资都付不出来,我就自己垫钱,把幼儿园坚持办下去。”程一鸣说,他要坚持到村民不再需要的那一天。
在父亲的影响下,程启强也是一名热心的村干部。他牢记父亲教诲,一心扑在乡村建设上。帮村里修路、通上自来水……一批批民生工程在程启强的带动下落到了实处。雅坪村地处偏僻,村民外出采购不便,懂得网购的程启强妻子柏静就帮着村里人代买东西,把家变成了“村邮站”。
讲座结束后,在场部分党员还与大家分享交流有关家风家训的心得和体会。“从程老先生一家人身上,我学习到了树立家风家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今后,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将自己的家庭建立得有声有色。”听完讲座后,现场一名党员由衷表示。
来源:看温州客户端作者:温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高寒潇/文金乐乐/摄·END·
长
按
关
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