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提示: 9月3日上午10时40分,北京天安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18辆敞篷阅兵车缓缓开过,他们作为第一方阵接受检阅。
车上多名成员都是抗战老兵、抗战支前模范及抗日英烈子女,在第一方阵第17辆车上,坐着温籍抗日将军朱程之女、今年74岁的朱庙生。
朱程将军,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苍南县矾山镇人,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王厂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主力突围,时任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的他和30多位战友与敌同归于尽。
坐车参加第一方阵受检
记:您今天几时出发参加阅兵式的呢?
朱:我们都住在酒店里,上午8时30分离开酒店在北京长安街待命,后来敞篷阅兵车把我们送到天安门。上午10时40分,我们英烈子女和抗战老兵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一共多人,作为第一方阵正式开始受检。
记:您当时坐在哪一辆车?受邀的英烈子女中,还有温州籍的吗?
朱:我们第一方阵一共18辆车,抗战老兵坐在前面几辆车,我们英烈子女坐在后面六辆车,我当时就坐在第17辆车上,每辆车坐着10人或11人(不包括随车医生、军官等),我们英烈子女总共60多人,据我所知,温州的就我一个人。
记:阅兵仪式中,哪个环节给您印象最深?
朱:整体都很好,说到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这次阅兵把国民党的抗日老兵也请了过来,这也体现了尊重所有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
揭秘“封闭式阅兵预演”
记:听说第一方阵的成员也经过了多次封闭式排练,能和我们说说排练的经历吗?
朱:其实我们的排练只有一次。8月23日,我们第一方阵多名成员参加预演,当时为了减少对老百姓的影响,我们早上6时就起来待命了,预演到上午9时许才结束,整个流程和正式的阅兵仪式一模一样。不过我们每辆车都坐着一个司机、一个医生、一个护士,还有一个带车的军官,他们练了很多次,听随车护士说,他们培训至少两个月了。
记:排练期间生活是怎样的?
朱:是的,就一次。我们8月21日就到北京首都大酒店集合了,这里的管理很严格,离开酒店要请假,不能随便外出,整个酒店除了我们,还有军队和指挥组的人,前后有多人吧。里面的吃住都挺好的,尤其是吃的东西,都很符合老年人的胃口,菜煮的比较烂、米饭也很软,吃的鱼也是鱼刺很少或没有的种类,味道挺不错的,都是自助中餐,种类很多,你爱吃什么吃什么。不过在酒店里也没人管你,你在院子里走走、聊天都可以,不过一定要戴着胸牌,带着那个卡经过大门的时候,屏幕还会显示头像。另外,由于大家的年纪都比较大,像抗战老兵当中年龄最大的有岁,所以大家都可以叫一个亲属来陪同,没有人陪同的话,指挥组也会给你派一个,随车医生和护士也都跟我们住在酒店里。
记:您在阅兵仪式上所穿的衣服都是配发的吗?
朱:我们的衣服都是他们(指挥组)定做的。有很多个款式,像女的制服就有三种,有裙装、裤装、旗袍,颜色也有五种,我选的是一种淡绿色的制服。男的制服都是中式的,比如中山装。我们选好后,他们再给我们量体裁衣。
朱庙生(左一)与其他代表出发前在酒店合影。
追忆将军父亲革命精神
记:在您眼中,您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朱:说句实话,我6个月大的时候就离开我父亲了,年我父亲牺牲时我才两岁,所以对父亲不可能有什么记忆,不过在听了母亲和很多人对我父亲的评价和看法,在我眼里,他有种“不为自己、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
年5月,他留学日本,在东京铁道学院学习铁路管理学,眼看再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为了抗日救亡,他毅然回国;他原先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但暗中帮共产党做事,把自己的工资省下来帮共产党人安排住宿、购买武器……
记:您父亲牺牲后,你和母亲是如何生活的呢?
朱:我父亲牺牲后,组织安排我和母亲穿过敌占区,经历过重重困难,走了几个月才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延安生活,我被送进了延安的保育园(相当于封闭式的幼儿园),那里有不少烈士子女。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我们跟着部队撤离延安,经过山西到达河北。在我五岁的时候,我母亲和继父结婚,我继父也是个老革命了,他对我很好,我后来去了河北上小学。到了年,我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学的是核物理,主动报名响应国家号召,去条件艰苦的青海参与原子弹研发工作。后来辗转回到北京,医院工作到退休(从事医学中的物理类应用及研究工作),职称是主任物理师。在网上有人把我传成“北京大学物理教授”,其实我根本就没在北京大学工作过。
记:学习物理学是受您父亲的影响吗?
朱:上学时,我们都真心想着成为国家最需要的人才,这不是喊喊口号,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我当时对物理其实也谈不上兴趣,只是听同学说国家要研究制造原子弹,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就去学了物理。我们朱家人没有借助父辈的影响去争取些什么,都是自己能干什么工作就去干什么工作。
记:您叫朱庙生,是因为在庙里出生的吗?
朱:年,抗日战争到了最艰苦的时候,我在河南濮阳一个农村的小破庙里出生,那时候我父亲参加八路军在打战没在场,后来我父亲就给我起名为朱庙生。这听起来的确不像一个女孩的名字,不过我母亲后来一直也没给我改名,因为这名字是我父亲起的。
记:在温州有不少关于朱程将军的纪念活动及场所,您来过几次温州?
朱:我虽然生活在北京,温州话也听不懂,但温州我来过很多次了,有时一年也会来好几次,几乎每次来都会回趟苍南矾山,那里是我和父亲的故乡。我对温州也感觉挺亲切的,觉得温州人都很勤奋。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叶雄伟
图片由朱庙生本人提供
链接“铁军将才”朱程
朱程(-年)字公行,今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人。年,朱程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年在国民党军德州教导队任见习教官时,因参与反对蒋介石的活动被捕入狱。年出狱后回平阳,执教于麻步鳌峰小学,受共产党人叶廷鹏影响,接受革命思想,参加一些进步活动。鳌峰小学被豪绅等捣毁后,遂南下广州。后到南京,在津浦路警察行政督察总署任科员。
年,朱程被津浦铁路局派往日本东京铁道学院留学,专攻铁道管理学。年5月,为参加抗日救亡,爱国心切的朱程,又一次毅然弃学从戎,未待毕业便十万火急地提前回国。年6月毅然率部参加八路军,任华北抗日民军司令员,由朱德总司令亲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后,历任冀鲁豫军区第一、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他身经百战,有“铁军将才”之称。
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王厂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主力突围,时任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的他和30多位战友与敌同归于尽。朱程的英名载入《全国百名抗日英雄谱》。
更多信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nr/1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