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声喧哗中

而记者采访,是官方倾听“沉没的声音”的最佳途径

说实在的,记者主动联系国土部门采访,也是对政府部门的尊重和保护,更是记者采访的职责所在试想,如果记者直接下到村里,只听村民一面之词,会写出什么样的稿子来?缺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声音,一方面表明采访不成功;另一方面假如存在不合事实甚至歪曲诋毁政府的情节呢?

不经领导同意,不得进行采访,如何打捞“沉没的声音”?温家宝总理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很显然,肇庆国土局离温总理的要求还很远很远

6月8日,记者在广东省肇庆市国土资源局采访时遭遇官员扯皮,该局官员称市府副秘书长下令才能接受采访肇庆市国土资源温州晚报送报投诉局土地储备中心吴副主任表示,“(采访)一定要经过市委、市政府同意!不然的话,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该局副局长顾立仁称:“(采访)敏感问题最好市委、市政府同意”(6月9日《南方农村报》)

事关“土地红线”,肇庆国土局官员以“领导同意”为借口,拒绝记者采访,甚至冠以“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帽子,到底国土局心虚,还是肇庆市政府有鬼?

前不久,《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称,“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尽可能多地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兑现社会公众的表达权,对于维稳大有温州晚报订阅网站好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假如肇庆国土局土地审批程序正义、官员光明磊落,那还怕记者采访干吗?村民反映自己村的土地被非法征用,记者是在为群众讨要公道、弘扬正义,是在为社会稳定做贡献,怎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之举?很显然,这是官员惯用的一种手段,甚至可以说是官场的一个“黑段子”,是“捂捂盖盖”、“文过饰非”的变种

新闻监督权是记者正当的职业权利国家、单位、部门、企业乃至每个个体的进步,往往与舆论的监督促进是分不开的我想,肇庆市府办和国土局应该知道吧!温家宝总理曾强调“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个,想必肇庆市府办和国土局也听说了吧!新闻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有新闻采访自由,肇庆市府办和国土局温州晚报发行部估计也明理吧!

村民报料土地被非法征用,去年7月9日,肇庆某学院向村民支付了1500万元,用作上述土地的诚意金,但支付前提是村民必须同意学院新征村中450亩土地这个问题孰是孰非?事关“土地红线”,肇庆国土局官员以“领导同意”为借口,拒绝记者采访,甚至冠以“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帽子,到底国土局心虚,还是肇庆市政府有鬼?这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提示性举动,实乃“此地无银三百两”


呼和浩特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河南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ls/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