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轰动一时的美国电影《风语者》,讲述二战时期,美军为了防止日军破译密码,将几百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训练成了译电员,人称“风语者”。最终,神秘的纳瓦霍语密码为美军的胜利立功。
类似《风语者》的故事,其实在温州民间也广为流传。
传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的联络方式总被敌方破译。紧急之下,部队首长让部队里的温州兵用温州话来报送情报,由于温州话太过难懂,敌军一直无法破译,我军从而节节胜利。
长期以来,这个故事一直被温州人津津乐道,广为传诵。
最近,有网友发布《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走红微博,其中温州话名列榜首。随后,关于温州话版中国“风语者”的故事再次被提及。
但是这段传说从未有过官方记载。为此,本报记者对多名老兵和专家经近一个月的寻访,并考证了相关资料,调查温州“风语者”之真相。
◇小调查
大多数人早有耳闻
记者随机采访了30名市民,其中25人称,曾听说过温州《风语者》的故事。至于故事的出处,大家都说不上来。有的说是口口相传,不会有假。
不过,也有人对此心存疑惑。市民吴先生是军事爱好者,他说,行军打仗,军事通讯的保密性很强,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年打响,当时的通讯技术已经相对先进,通讯机要人员要掌握很多密码代码,应该不会再用原始的口头传达形式,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确实有待考证。
我市知名的民俗文化专家金文平说,好些年前,他就听说了这个故事,如今似乎成了印证温州话难懂的一个经典段子。
我市知名方言学家、《温州话》一书的作者沈克成略加肯定地说,应该是真的,他听朋友转述过,当时讲的应该是温州蛮话(温州苍南沿海一带使用的语言)。但是,在语言学学术研究界,并没有对此事的记载和研究。
◇访老兵
发号施令的确是温州话
记者了解到,当年有上百位温州兵参与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批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如今已年过半百。
几番周折,记者找到了多名老兵,试图从这些亲历者口中,还原事实真相。
现在国企工作的胡建光,当年是陆军一师三团高射机枪连某班班长。胡建光说,当时,营级以上是通过密码交流,营长、连长、排长则配有通讯员,用“”、“龟两瓦”等步话机由上至下传达命令指示,班长则是自带步话机。“龟两瓦”和“”,功能跟现在的对讲机功能接近,直接通讯时,很容易被敌军窃听。
胡建光记得,在年3月8日的重大战役中,作为班长,他自带的对讲机中发出的全是温州话。“上级通讯员用温州话向我们发号施令,从战前的布置,战时的指令,到我们汇报作战动态、伤亡情况,用的全是温州话。”胡建光说。
现任市财政局农业处处长虞尚义,当时是陆军一师三团二连某班班长。虞尚义说,年,我军在攻打高地时,上级通讯员全是温州人,大家彼此沟通都是用温州话。打仗时,越军很狡猾,在路面安插了很多地雷、钉板、陷阱,步话机里常会出现温州话的提醒声:“留心,前面有埋伏!”遇到敌军火力集中时,步话机又会响起温州话指令:“走边上过,某班左边,某班右边,两边包抄”。“战场很惨烈,周围躺满了尸体……但听到乡音,就感觉特别亲切踏实。”虞尚义说。
之后,记者又采访了多名老兵,可以肯定的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部分战役中,温州话确实被用作通讯语言,最终帮助我军取得了战斗胜利。
◇小记载
一场奇怪的表彰会
近一个月来,记者查询了大量与温州方言以及中越战争相关的资料,均未有发现与此相关的官方记载。
不过,在一本名为《其实你不懂温州人》的书中,却记载了一场“奇怪的表彰大会”。
《其实你不懂温州人》由我市作家吴明华所著,在该书第30页,《奇怪的表彰会》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温州军分区礼堂召开了一个表彰会,表彰的对象是从老山前线作战归来的作战英雄。经过采访才知道,他们是因为会讲温州话而立功的……原来,那时作战的主要通讯工具是步话机,我军的通讯语言常被破译,后来,一位指挥员想起几个温州兵整天叽里咕噜,说着谁也听不懂的‘鸟语’。对,让他们上!于是步话员全都换成温州兵,这一招还真灵,对方连听到的是哪个地方话还没搞清,就稀里糊涂地吃了败仗。”
现年72岁的吴明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他作为《文学青年》(当时市文化局创办的杂志)的编辑被邀参加这次表彰会,会议上被记功的是十来位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温州兵。“会议上只对他们进行表彰,却没说具体的表彰内容,后来有立功士兵坐在我前面,我一采访才知道他们是通讯兵,才知道了这个故事。”
吴明华说,在当时,这些事属于军事机密,不得公开,所以此事只是私下相传,也没有新闻或书籍进行公开报道。
◇三大问题
答案不尽相同
①用哪种温州方言?
虞尚义和胡建光以及另外几名老兵说,当时用的方言是温州市区话以及接近温州市区话的乐清、瑞安话,大家彼此能听得懂。
但据吴明华所说,当时接受表彰的为七八名苍南兵,用的是温州蛮话。记者多番寻访,未能找到这批苍南老兵。
有多名老兵认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从年到年,打了近十年时间,其间起码更换过三支部队。吴明华所说的表彰会应该是前两批的士兵退伍时所举办,那两批部队中,苍南籍士兵较多,用蛮话、闽南话等语言通讯不足为奇,但在第三批部队,温州市区人居多,大多用的是温州市区方言。
②自发用温州话吗?
虞尚义认为,应该只是凑巧,在他经历的攻打高地战役中,副班长级别以上的骨干士兵及通讯员恰巧都是温州人,所以习惯性用温州话交流,并非上级刻意安排。
胡建光也认同虞尚义的说法。胡建光说,那时候,温州人较多,温州通讯兵也多,步话机里就全变成了温州话,所以是自发的,不是上级特意配备温州通讯兵。但后来上级发现温州话难破译,就默许大家沿用了。
③部队下令用温州通讯兵?
也有很多老兵认为是部队下令用温州话的。现在我市公安系统工作的吴德盛,当时是陆军一师二团机枪连某班班长。吴德盛说,在年3月8日那次战役中,他们团首长身边的通讯员突然全换成温州人,而之前,是使用上海话和广东话的通讯员,“我认为这样突然更换,肯定是有命令下达,特意安排的。”
现在我市某机关工作的戴国松,当时是陆军一师三团助力炮连某排排长。戴国松肯定地说,“是为了反窃听,才特意使用了温州通讯兵!”
戴国松说,他当时是排长,专门配有通讯兵,时常参加连队会议,相对清楚情况。“越军有很多特工,我军用过普通话、广东话,都被敌军破译了。在年1月15日的中越边界遭遇战前的部署会上,首长要求连队用温州话通讯,之后,所有排长级干部身边的通讯员全部换成了温州人,最终,惊心动魄的“”战役取得大捷。战后的总结会上,首长还表扬了温州话方言作战的保密性很强。”戴国松说。
如何订阅温州晚报
①搜索突发沈阳116路公交行驶中一男子掐女司突发沈阳116路公交行驶中一男子掐女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ls/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