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地方文献的“颜值”
可以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度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温州在搜集整理刊印地方文献方面有着诸多亮点。孙衣言、冒广生、黄群曾先后组织整理地方文献,刊印《永嘉丛书》《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敬乡楼丛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间收藏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学者及地方文史爱好者加入其中,以民间的身份从事保存、保护、研究地方文献。
作为展览的主办方,《瓯风》杂志曾于年牵头首回温州民间文献联合展,七位藏家参与,拿出两百来件藏品,分名家书札、古籍珍本、海内文献、专题版本等版块陈列,吸引包括澎湃新闻等全国媒体的
一个人的记录一座城的回忆
民间文献就在我们身边
“分开看可能我们家里也有,加入时间的力量就变得不一样了”。市民陈先生看了此次展览后感叹。此次民间文献联合展展出的大多是寻常老百姓家里能都“搜刮”出来的老物件。展览分老广告、老照片、老地图、老徽章、老宣传画、老书刊等版块,共三百来件,突出广告、照片、徽章等老记忆,更接地气,这些也是来自杨瑞津、沙开胜、张朋杰、陈晓勇、周邦杰、朱铭、方韶毅七位藏家的“压箱底”的私家珍藏。既是策展人又是参展人的方韶毅笑着说,“很多人可能认为文献是比较有学术性、遥远的东西,像第一回展品是偏学术,名家手札、海外文献、古籍珍本这种是很多名人、文化人才能拥有的,但民间的文献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的老照片,废弃的书刊,还有一些海报和徽章,甚至是个人成长的档案,它都属于我们认为的文献范畴。”
正如周邦杰此次参展的就是他学生时期的相关物品,开学通知、准考证、成绩单、毕业合影……这些物品就是一个人学生时期最好的见证,伴随他一路成长,翻着翻着,就想起了青涩时期的少年心事……
来源:温州晚报
初审编辑:新一
责任编辑:肖波
审核:钱中彪
主任监制:陈泰涨
监制:陈亦全陈希瑜
总监制:陈振仕
大家都在看●鹿城区教育局原党委委员潘小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盲人登机遭拒,航空公司给出这三个理由,合理吗?●重要通知!今年温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20问20答→●大二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6天5夜站,车费元更多精彩短视频
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ls/15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