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除根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温州,中国民营经济活跃,温州人敢为人先,富有冒险精神,被誉称东方犹太人,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窗口,传统制造业日趋式微,温州的未来走向哪里?怎样才能踩准温州发展的每一个节点?
图片源于网络
Part.1
城市化
10年发展红利,温州未来发展在哪里?
今年,温州房地产行业协会六届一次会员大会,邀请到了任志强作为嘉宾,他以“房地产发展趋势”发表了主题演讲。
任志强认为,中国房地产未来还有10年的红利期,因为未来10年中国要把城市化完成率达到70%。城市化建设还在加剧进行,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小城市人口往大城市迁移,弱城市人口往强城市人口迁移。
流动产生需求,需求产生价值。但流动的同时也会让市场分化,城市分化。分化后,强的城市会一直需求叠加,弱的城市需求减退,直至衰亡。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温州是强的城市还是弱的城市?
从GDP排名来看,毫无疑问,温州是浙江省排名前三的经济强市,仅次于杭州和宁波。对于这种强市而言,在城市化进程中显得最举足轻重的便是新城开发。
温州从瓯江时代进入东海时代,滨海新城是温州未来的发展地块之一,滨海拥浙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开发、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空前,随着新城热钱涌入、产业导入、人才流入,温州将在东进过程中完成高度城市化的目标。
滨海园区投入约亿资金,要知道,整个温州年第一季度GDP也就只有约亿。
图源:经开区管委会官方网站
Part.2
城市化
温州这么富,为什么房价涨的慢?
年,江南皮革厂倒闭、老板黄鹤跑路的消息,随着火遍大街小巷的地摊神曲《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而广为人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活在洗脑神曲里多年的江南皮革厂,在年于《温州晚报》发布了破产财产分配公告,终于真正地倒闭了。
搞笑神曲、倒闭疑云的背后,折射的是彼时温州这个民营经济之乡的困境,此时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图源:温州市人民政府网
在过去20年,支撑温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大概率不会在温州购房,消费力也有限。对温州本土富人更有吸引力的是上海、杭州这种大城市,“温州炒房团”曾红极一时。
温州富人外迁,带走了财富,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叱咤风云,与动辄翻倍涨的一线、强二线城市相比,温州本土的房价涨幅一直非常缓慢。
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产业全面转型升级,除了引入众多全球知名企业和单位,本土企业也开始更新换代,“温州制造”再次开始向全球发货。
未来,温州极有可能会成为像上海、杭州这种人口和财富向内流入的城市,滨海新区为这种场景勾勒了雏形。
环金海湖核芯区,短短几年,房价从几千到现在的一万多,从中可以窥见新城发展和产业的力量。然而,目前的价格相比之下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单位:元/m2,以上数据来源房管网
Part.3
城市化
三大温州问题,只有滨海一个解决方案
在温州市委党校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中,提到了温州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
①人才缺乏:高级人才不足
②企业低小散
③资金外流
任志强在演讲中提到,很多城市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出台了很多补贴政策,西安吸引人才60万,武汉37万,长沙20多万,郑州也是30多万,总之利用吸引人才造成的人口大量向这些二线城市集中的速度非常快。
碧桂园·未来城效果图
面对各地“抢才大战”风起云涌,温州也拿出最大的诚意来求贤纳才,“温州人才40条”。
不仅整合温州历来所有人才政策,也是博采全国各地市人才好政策的精优选、大集成。
“创新型人才最高综合奖励万元”“企业引进国千等B类人才可获得万元综合奖励,包括人才最高万元奖补和企业最高万奖励”“顶尖创新团队给予万元团队建设资助”“允许应届大专毕业生先落户后择业”……高级人才的海量引入,为温州经济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奖励政策来源:市委市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40条意见》)
图源:温州市人民政府网
在“广发人才帖”的同时,滨海新城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早就形成了汽车产业、先进装备、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及传统时尚产业的主导产业格局,产业智能化,全面解决温州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
Part.4
城市化
TOD都会:温州未曾想象的未来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OD),自年由美国学者考尔索普教授提出后,引起了全球规划学者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ls/1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