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xwdt/
6月28日《温州晚报》刊登和气来公益读书会第二期师资班学员徐晓文的专题报道,现全文转载如下:
6月15日下午,在鹿城区庆年坊社区文化家园二楼,温州晚报公益道德讲坛第期邀请了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教师徐晓文,主讲《做情绪主人,过快乐人生——探索情绪背后的真相》。
讲座结束后,徐晓文接受记者专访。
情绪其实来自自己的想法
记者:您在生活是一个善于管理情绪的人吗?
徐晓文:以前的我不是,就像大部分人一样,碰到问题把“手指指向外面”,认为是对方的错误。后来我通过学习,才知道情绪其实来自自己的想法,是可以进行自我管理的。
我是一名教师,以前,我认为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好,所以学生应该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一碰到问题,我习惯于说教、容易生气。现在,我和学生交流,会先想到学生的想法,然后再和他们沟通。这样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也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教师的初衷是为了学生好,但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学生不愿听,拒绝接受,反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记者:当我们面临情绪问题,当下该怎么去管理?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徐晓文:我认为首先要觉察,这很重要。当你生气时,觉察到自己情绪起来了。接纳自己的情绪,然后问问自己为何生气。此时你的怒火值相较起初已经有所下降,你可以选择继续生气,也可以选择不生气。最后你可以激励下自己,怎么选择会更好?生气的目的是什么?我的人生要的是是非对错还是快乐?遇到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我只有接纳别人的想法,通过改变自己想法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喜欢乐呵呵的人
记者:有人说,不把负面情绪传达给别人,其实也是一种道德修养,您怎么看?
徐晓文:我赞同这一说法,正如《论语》中所说的“不迁怒,不二过”。每个人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很美好。反过来,如果身边有人跟你倒情绪垃圾,嫌弃这个,吐槽那个,对我们自身而言,其实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修炼机会。“心大则百物皆通”,通过觉察、接纳他人的情绪,不断提升、成长自己。
我听过好些人说,我们对世界没有什么影响。其实当你做到每天保持正面情绪,无形当中,你身边就会形成积极的气场,创设良好的环境,也能影响到别人。“修己及人”,保持正面情绪,影响到身边的人。
每个人都喜欢乐呵呵的人,因为和乐呵呵的人相处,能感觉到轻松愉快。
家长要做到“温柔地坚持”
记者: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话题,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悲惨”遭遇,引起很多家长共鸣。家长辅导孩子作业导致情绪崩溃,您怎么看?
徐晓文:家长要做到“温柔地坚持”,也就是正面管教里提倡的“和善而坚定”。
举个例子,家长和孩子约定玩手机一小时,一小时到了,家长立即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如果当下孩子的游戏正在进行中,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放下手机,还会生气。这时家长该怎么办呢?家长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把手机拿过来。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为何生气,然后跟孩子强调规矩意识,“我理解你游戏没结束,很生气,但规矩是我们事先约定好的”。家长说完发现自己很生气,就要离开现场,去做自己的事情。当然,孩子还会继续生气。家长要允许孩子生气,尊重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的游戏确实被打乱了。
家长和孩子之间这样的冲突很多,家长一定要坚持、坚定,如果家长不断地妥协,那孩子的好习惯就没了。
辅导作业也一样,当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要先去理解孩子,是不是孩子听不懂讲题的方式?家长要温柔地与孩子沟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然后对辅导方式进行调整。
我们要知道,当我们指责孩子为何屡屡犯错时,孩子自己也很内疚,会在心里指责自己。
讲坛观点
1.我们说情绪管理,并不是要把情绪“消灭”,而是探索、理解和调适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平和、自在和喜悦的高能量状态。高能量状态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2.情绪来自想法,想法来自心智模式。通过改善心智模式,拓宽思维,改变想法,从而改变情绪。
3.一等人创造环境,二等人跟随环境,三等人抱怨环境。
撰稿:周蓓蓓
摄影:张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