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转来后的第一次组织生活,我很激动,说了句“每天进步一点点”,赢得一片掌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明确的这个奋斗目标,是党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人民的承诺,我觉得很振奋,同时也坚信,有这样脚踏实地的党领导,这个目标肯定能实现自己更要“每天进步一点点”,迎接这个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做到服务企业、服务员工,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获得认同,增强凝聚力”叶青大厦党委书记秦剑锋这样对记者说
讲述人:王慧超(鑫安龙泽国际贸易公司员工)
对于这温州晚报新闻热线样的说法,也许员工的感受更真切让我们听听驻厦企业员工的心里话
我是个80后党员,2003年大学毕业来北京就进了叶青大厦的丰利兴公司叶青给我的感觉像个家,不仅仅是个上班的地方党委经常组织一些演讲比赛、篮球比赛、嘉年华、论坛等适合我们年轻人的活动,有很强的集体归属感这也是我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这里没动窝的原因而更直接的原因是,大厦党委办实事
讲述人:侯玉勇(北京丰利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员工)
孩子要上学党委找学校
我是1991年读大二时入的党,毕业后进入一家央企做财务工作2001年离开原单位,先后换了多家公司,有外企、有民企2003年进叶青大厦,但那时叶青还没成立党组织,我的组织关系一直在原单位组织生活过不了,党费无处交,人和组织脱离了,像个没娘的温州晚报广告报价孩子,感觉很别扭大厦党委成立后,我跟党委提出能否把我组织关系找回来秦剑锋立刻到我原单位查档案、续交党费,很快就把关系转到了叶青,感觉自己终于回家了
叶青大厦党委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观“永远跟党走”主题展览齐娟摄
原标题:“有事找党委”
让写字间变温暖,把大厦当成家这也许是写字楼里白领们的共同愿望位于朝阳区望京核心地段的五星级写字楼叶青大厦,驻厦企业130余家,员工近4000名2006年,叶青大厦成立本市非公企业第一家楼宇党委,并公开承诺“有事找党委”,切实为员工办实事,这句承诺也成了员工们的流行语,因这句承诺,党委显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员工说,“叶青给我的感温州晚报电子邮箱觉像个家”
关系转进来终于回家了
2010年,我买了房这可是许多在北京打拼的外地年轻人的梦但要不是大厦党委,这个梦还不知道做到什么时候当时,有家驻厦房地产企业,在通州东边开发了一个楼盘,党委考虑到楼内年轻人多,购房愿望强,但面对高房价又很无奈就找到这个企业,反复“游说”,晓之以“利”、动之以情,终于以半价拿下,每平方米只有5000多元,大厦里像我这样的200多个年轻人都买到了便宜房我的房子92平方米,稍微借了点钱,全款买下小区环境很棒,八方达有班车,走京平高速,40分钟就到家
叶青大厦党委,让我读懂了什么叫“服务型党组织”
本报记者李砚洪
讲述人:王进宏(北京恒源小衢州晚报额贷款有限公司员工)
党委帮买房省了一半钱
十八大报告读了好几遍,对于报告最后一章“服务型党组织”的提法,结合发生在我身上的实事,真的感觉是说到我心坎里了
我是2006年进的叶青,在鑫安龙泽公司,进大厦后赶上党委成立,感觉很新鲜,民营企业也有党组织?年轻人吗,应该有政治理想和追求,当时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在组织的培养下,2010年成为预备党员,去年转正自己也从一名普通员工做到了副总在大厦上班的这些年,无论大事小事,找到党委,从不见推托和敷衍今年,我的小孩上小学,因为是外地户口,想在望京地区找个学校,可犯了难找到党委书记秦剑锋,老秦二话没说,根据相关政策,与有关部门多次沟通,终于,开学时,我家孩子上了望温州晚报广告部京最好的学校花家地小学,就在家门口,离我公司也不远
白癜风在线咨询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