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农家乐示范村渔家乐纷纷倒闭记者

□本报记者朱承立/文李立/摄

乐清市虹桥镇南岳社区杏湾渔村(简称杏渔村),紧挨着玉环轮渡码头乐清站,与桃花岛隔海相望。该村年入选第一批“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全省仅39个村获此殊荣。

然而,12月22日傍晚,本报记者徒步到杏渔村时,发现当地不少“渔家乐”关门歇业,其中两家规模较大的“渔家乐”——海景花园酒店、玉海楼酒家大门紧锁,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的柜台积满灰尘,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经营了。“渔家乐”好长一段时间没能让这里的渔家“乐一乐”了。

海景花园、玉海楼是当地龙头“渔家乐”企业,两年前,温州市农办、市旅游局等联合授予其“三星级经营户”。海景花园有关负责人说起该店,显得颇为郁闷,该店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关门歇业了,打算在明年春节前后再开10多天,但之后开不开还不一定,“都有点儿懒得开了。”

该负责人称,近两年严查酒驾等原因,离市区较远的海边“渔家乐”受到了很大影响。而冬季气候变冷、海边游客减少,有时候一天都没有几桌,多开一天就亏一天,他们不得不解散员工、暂停营业。

“生意很差,不得不关门。”玉海楼的老板也发出同样的感慨,他正准备把店出租出去。

杏渔村村干部吴正乐说,近两年来,“渔家乐”生意确实差了很多,目前仍在开门营业的4家,生意也不大好。在年发展高峰时,各类“渔家乐”开出30家左右。

在吴正乐看来,村民抱团发展意识不强和政府部门缺乏引导、帮扶等因素也是渔家乐发展不善的重要原因。在杏渔村拿下各类示范村等区域性金字招牌后,他曾提出该村“渔家乐”组建行业协会抱团发展,但几乎没人响应。如今,这两块招牌只能挂在村委会会议室,“养在深闺人未识”。

昔日“转产典型”如何升级,省级“特色示范村”招牌如何擦亮?“我们村正在筹建南岳渔港项目,占地6.5亩,预计明年五月份能建成营业。该项目包括渔家乐、海鲜市场等。”吴正乐说,该村通过集体出资或者招商引资方式,让这个项目产生集聚效应,并与桃花岛、游轮等旅游项目相结合,激活当地休闲渔业,希望政府部门多多帮扶、支持。

杏渔村:村民多户,主要分布在沙港头等村庄。这一带百姓曾经以捕鱼为生,但随着海洋捕捞越来越难,十年前开始转产转业,目前从事捕鱼的仅20多户,更多的人从事“渔家乐”等休闲渔业或外出经商、打工。

夜宿龙王宫

12月20日晚上8点左右,采访海塘人家后,他们的小屋住不下,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我和摄影记者余日迁的住宿成了问题。就在我们着急时,偶遇虹桥镇南岳社区后塘村民任福松。任福松说,他是附近后塘龙王宫的管理人员,如果我们不介意,可以住进庙里。

龙王宫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年冬(年),现在还保留当时的香炉。龙王宫前面还建有青山堂,后山则有古泉“龙水喷”,边上一块石碑记载:“历年不涸,常年喷水,甘泉清甜,乃龙王宫之灵气也。”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该山被大面积开挖后,古泉景致受损,而泉里还有农药袋。

海边的夜特别黑,海风掠过塘坝上的芦苇,发出“嗖嗖”的声音,给人一种“月黑风高”的感觉。当时我们所处的位置距离有旅馆的地方六七公里,继续走海塘赶路比较危险。有龙王宫,为何不住?

当晚我们还没吃饭,任福松打开电饭锅热了一下饭,又热了桌上的盘菜、木耳等四盘斋菜。能在屋里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甚是庆幸。

龙王宫卧房似乎有一段时间没人住了,我们被安排在最里面的一间。房间里有两张破旧的席梦思床垫,拼凑成“大床”。热心的任福松搬了四条被子给我们用,一人两条,因为这个房间的两扇窗户没有玻璃,靠木板和床单钉在上面挡风,不过这两扇窗户还是有一条缝透风。很冷,晚上在电脑上敲字,不一会儿手就冻僵了。

这一晚,我是穿着外套裹着被子睡的,比较暖和。而摄影记者余日迁脱了外套睡,被冻醒了两次。

住在龙王宫,早上6点醒来是有惊喜的。可以见到早起劳作的海塘渔民,且离龙王宫不远处的海堤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半小时后,天空出现了一片朝霞,火红的太阳慢慢探出。海面上有约米长的船厂码头断桥桥墩,远远望去像是英国的巨石阵。阳光洒在海面上,与海中的“巨石阵”交相辉映。□朱承立

点击晚报







































来西藏朝拜光明
声带手术后的发声训练方法与技巧nbs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wzwbfz/3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