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高寒潇通讯员:陈婷婷/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你曾为爱伸出手臂吗?今年6月14日是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为鼓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温州市中心血站联合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开展“献血者说”系列报道,邀请一批乐于奉献的无偿献血者代表,说出他们的故事。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欢迎您也跟他们一样,用爱心筑起生命之桥,用行动彰显温暖力量。
献血者叶康友说:“我们不是医生,没办法亲自去救人,但献血却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如果我们有行善的力量,就应该去做。”
年,温州市第一辆采血车购入,开上街头,驶入巷弄,正式告别温州市无流动采血车的历史。而叶康友便是第一个开上这辆献血车的驾驶员,也是在开上献血车的第一年,他参与了人生的第一次献血。时间一晃眼而过,叶康友没想到,他会在献血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就在6月22日,在温州市中心血站新城院区,他刚刚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次献血。即将52岁的他,似乎还如第一次献血那样充满豪情壮志,他说:“如果条件符合,我想献到60岁。”
叶康友还清晰记得他第一次献血的情景。那天,他开着献血车驶入了一所学校,当时,一个参与献血的老师和他聊了起来,便问了他一句:“你们血站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参与献血啊?”也正是这句话,提醒他敲开了通往献血通途的大门。回去的当天,他就捐献了全血毫升。
“那天是9月24日,现在支付宝能查询献血记录,翻一下就知道了,所以我记得很清楚。”叶康友边说边翻看着自己的献血记录。“当时想着自己是血站的一份子,肯定得参与,不仅要献,还要带头献。”他说。
就这样,直到1年5月26日,叶康友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献成分血的机会。叶康友回忆,当天他在家里刚吃完晚饭,站里就来了电话,说是永嘉一个患者需要血小板,刚好和他血型匹配。叶康友听了,二话不说就赶到血站,即使当时他几乎没看到过其他人献成分血,对此也知之甚少,但为了帮助别人,他还是放下了顾虑,义无反顾捐献了血小板,等献完回到家已经快11点多了,他对那天的记忆尤为深刻。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得知献血小板时间间隔短,他就开始坚持献血小板了,刚开始是几个月献一次,到后来就变成半个月献一次了。
“刚开始献血,家里人还会下意识做点补品给我吃,现在我回家,他们就一句‘今天又去献血了啊。’”叶康友笑着说,家人对于他参与献血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叶康友也没把献血当成什么大事,他习惯了默默献血,而这种习惯和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他的儿子就深受影响,一个人在读大学的时候不声不响去献了血。“他没告诉我,但是后来和我聊天的时候说漏嘴了。”叶康友打趣道,语气中有掩不住的自豪。
不只是自己的孩子,叶康友坚持献血的事情也影响到了很多人,即使后来他不在血站工作了,但他依旧牵挂着献血这件事儿。于是,从朋友到同事,他号召了不少人参与献血,以自己为例子说服大家,打消了不少人对献血的顾虑。他将献血这件事放在了心上,栉风沐雨奔走,寒来暑往不间断,像一个护航者,坚持了20多年。
订阅永嘉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