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4月6日,在《温州晚报》第七版,“瓯越工匠”立温州标杆专版系列报道第三篇,以“围墙绘有百工图,垃圾箱住进小木屋,学生边读书边创业,在创客小院体悟专注”为题,报道了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随处可见的“工匠精神”。“瓯越工匠”立温州标杆专版系列报道在对夏梦·意杰集团董事长陈孝祥和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进行专访后,首次将目光锁定中职学校,为广大市民展现了温州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年4月提出让“工匠精神”回归职业教育,培育新一代“瓯越工匠”,助力温州“补短板、育亮点、树标杆”。
年4月6日《温州晚报》
“瓯越工匠”立温州标杆专版系列报道
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处处见“工匠精神”——
围墙绘有“百工图”,垃圾箱住进“小木屋”学生边读书边创业,在创客小院体悟专注
晚报记者李庭摄影记者魏一晓
职业教育常被人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因为其中蕴含着一种“工匠精神”,就是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办事。如此一来,很多德国学生往往在学校里就养成了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为日后的“德国制造”的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石。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温州,也有一所这样的“工匠学校”。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的一年多以前,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就率全国之先在学校里倡导起了“工匠精神”。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学校环境处处透着“匠心”
日前,记者来到了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这所学校位于瑶溪街道白楼下阳明路一侧,占地面积仅38.6亩。在校门口,记者观察到学校附近是一片闹市景象,分布有住宅楼、厂房、商业门店等,周遭还不时充斥有汽车喇叭声。但走进学校,市井的味道就全没了,学校里到处透着“匠人的文艺范”。
在学校的连廊里,记者见到了一处开放书架,图书就摆放在连廊架子上,学生课间找来一本图书,即可借着阳光,闻着花香在长廊里阅读。校园里处处见绿,且多是“见缝插针”式的,每一处都不多不少,显得极为讲究。
穿过长廊,是一排整齐的琴房,每间琴房都十分干净,记者到时已有不少学生正坐在里面弹琴,跃动音符弥漫在春日的校园里。在往里走,一处围墙死角的“装扮”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死角处有一废弃变压器和一大型旧机械,但在花草树木的点缀萦绕间,倒成了一旧物新用的创意景点。
另外,在校园围墙上绘有“百工图”,教学楼上还挂有要做“有思想的手艺人”的标语,学校里的垃圾箱也住进了“小木屋”,显得十分雅致。
为“工匠学生”建创业孵化园
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郑源贺告诉记者,学校空间有限,他和教职员工们在装点校园的时候,不想浪费一块空地,这就需要运用“匠心”。所以,他们借鉴了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做法,采用旧校舍与新视觉、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创意理念进行突破,最终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校空间的利用。
在学校里,有一个阳明·8号创意创业孵化园,有学生在这里自主创业。经营一家电子商品铺的学生祝超说,他是去年入校的新生,在校攻读的是计算机专业,现在每天都有不少同学光顾他的店铺,日收入百元。“开店其实也是领悟“工匠精神,生意要想做的好,就要一丝不苟。”祝超说。、
另外,学校里的创客小院也十分惹人瞩目,入驻有11家创新创意工作室。其中,全国劳模、省技能大师张积贵在此开办有“张积贵工作室”,学校机械专业学生都可以报名成为他的学徒,跟着他学习专业知识,体验“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工匠精神”。
有学生表示,通过在创客小院里的专业实践,他真切感受到了手艺人的不易,当下他最缺少的就是对待一件事持之以恒的态度,有一颗“匠心”太重要了。
对话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郑源贺:
“工匠精神”可提振师生精气神
记者:您从事教育事业多久了?何时想要提出的“工匠精神”?
郑源贺:我从上世纪90年代就一直在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供职,年下半年时当选为学校校长。在长期和职业教育打交道的工程中,我发现在学校师生身上普遍缺少一些精气神,比如部分老师对待工作没动力,部分学生因为以前学习不好,来到职业学校也多是混日子。我想找到一把“金钥匙”改变当时的情况,便想到了以前匠人身上具有的讲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注极致的职业精神,觉得契合学校的发展需要,便在年4月时提了出来。
记者:在校园里推行“工匠精神”过程是否一帆风顺?
郑源贺:在推行“工匠精神”之初,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有质疑者声音认为,一般学校里都会提要把学生打造成为科学家、发明家,怎么到了我们这就要把学生培养成变成“有思想的手艺人”、培养成“工匠”,认为我们的格调太低了。但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在当下并未过时,比如说老师,以前有人把老师说成“教书匠”,看不起这个职业,但我觉得教书匠这个词没什么不好的,做“教书匠”关键在“匠”,要时刻以一颗“匠心”一丝不苟地去培养学生。
记者:在教学中要如何实践“工匠精神”?
郑源贺:我们提出的“工匠精神”,不仅仅要求师生要始终保持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更是要将“工匠精神”贯穿到教学的各个过程。比如,学校提出要实现升学、就业,创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让学生在未来能够“升学有望,就业有门,创业有路”。此外,我们还注重将传统手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让学生在怀揣“工匠精神”的同时,在当下都能有自己人生出彩的机会。
“瓯越工匠”立温州标杆系列报道媒体链接之一“瓯越工匠”立温州标杆系列报道媒体链接之二先轻点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