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温州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全市基础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制定实施基础教育提升8个三年行动计划,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市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温州教育发布特别推出《温州教育年度盘点》专题,带你了解年温州教育的主要工作成效,敬请 年以来,温州市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补短板、深改革、提质量”的要求,着力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软硬件并举,着力创新举措,持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整体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硬件资源扩张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努力办“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我市出台实施《温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4所,撤并和改造提升86所薄弱幼儿园,整治2所配套幼儿园。全市创建一级幼儿园6所,二级幼儿园所,三级幼儿园60所,等级幼儿园占比提高到97.41%以上。认定普惠性幼儿园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9.41%。出台《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召开第六届、第七届区域特色品牌推进会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近所幼儿园已制订课改方案,开展园本化课程的实施与探索。
新建的温州大学附属茶山第二实验幼儿园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提升制订并实施《温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薄弱改造与优质培育同步,硬件改善与内涵提升同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同步,深化培育“新优质学校”所,树立温州市蒲州育英学校、平阳县宋桥小学等新优质学校创建典型校24所。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等级学校创成率达98.57%,较上年提升18.2个百分点。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小学、初中起始年级段班额不超过45人、50人比例达%。统筹解决新居民随迁子女就学21.86万人,保障符合条件的新居民随迁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享有同等权利。通过课改研讨会、“课程改革山乡行”等活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城乡携手、同步课堂”试点工作,搭建农村学校与城镇优质学校跨时空互动交流平台,让农村孩子共享城镇优秀教育资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特殊教育方面呈现新活力实施温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创建特殊教育卫星班2个、个别化教育学校8所,新增随班就读点6个、资源教室8个。适龄“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34%,适龄“三残”学生学前三年普及率和高中段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8.29%和72.49%以上。
软件教育师生素质不断提升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年,我市中小学“四品八德”教育取得显著成绩,教育经验在省级推广。今年5月,我市中小学“四品八德”教育在全省德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年浙江省“粮安之星”先进集体,地级市仅我市入围。我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全省领先。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七届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大赛中,我市4位班主任代表浙江参加,2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在10月份举行的第七届浙江省班主任大赛中,我市6位班主任参赛获得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包揽小学组一、二名,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团体冠军。年,5位班主任获得省德育特级教师称号,人数居全省第一。
在第七届浙江省班主任大赛上获奖的老师
升学率不断攀升我市普高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高考一段录取率连续四年节节攀升。年,全市高考一段录取率为22.55%,同比提升4.73个百分点;市区高考一段率为31.78%,达全省中上水平,创了历史新高。示范特色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共创建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70所,占比达68.63%,位居全省前三。学科基地建设提速升级,全市共培育省级学科基地10个,市级学科基地17个,发挥了强劲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了普通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
温州市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学生素养不断提升今年,我市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创建浙江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区)2个,创建市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30所;举办第21届“推普周”大型广场展演、“我爱诵诗文”师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和市第六届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组队参加省青少年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包揽两个组别第一名,温州市教育局被授予“省级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第五届浙江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温州名中小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温州市教育局获省级“优秀组织奖”荣誉。
来源:温州晚报
编辑:徐彬彬
责编:虞冬青
审核:刘添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