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何沛芸澎湃新闻记者任雾
楼威辰感到巨大的压力。
九月上旬,他试图争取一家企业的赞助,以支持“萤火公益”一年的运营,但被对方婉拒。他没有收入,几乎“孤掷一注”地运营这家公益组织,全职员工只有他一个。
资金这个最棘手的问题碰了壁,楼威辰有点泄气。晚上八点,浙江安吉已经天黑。他心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哪里都行。
那时,他已经订好两天后去武汉的票,一位公益纪录片导演邀约他拍摄。但他等不及了,连夜开着车上了高速,“鬼使神差”般,车不知不觉地往武汉方向开。他整个人都轻快了许多。
他事后回想,也许内心深处总觉得,武汉是退路,有一起做志愿者的朋友,有他帮助的人。在武汉的74天,他们是生死之交。
大年初一,也是在这样的夜晚,25岁的楼威辰独自驱车公里,从老家安吉进入因新冠疫情封城的武汉。
出发去武汉之前,楼威辰发了一条朋友圈。文中配图均为受访者提供
在武汉,他给老弱病残人群送物资,车子跑了一万多公里,几乎踏足了武汉的所有区域。
他挨过饿,失过眠,流过泪,忍过痛,还下过地,花光了近20万积蓄,把老家的房子也卖了。几乎所有人都在劝他放弃。
3月中旬,从来没下过地的楼威辰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去郊区农场摘菜,连去了6天,摘了份左右蔬菜,送给十几个社区的贫困人口。
但他硬是扛到了武汉解封,离开时,他带走了武汉的一捧泥土。
这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回家后,他成了知名的“逆行者”,四处进行公益宣讲,他也注册了公益组织,沿用在武汉的志愿组织的名字,“萤火公益”,是他喜欢的那句话,“像萤火一般,在黑夜里发一点光”。
凭一己之力做公益很难,他磕磕绊绊的往前走,周围是他人的非议。
10月1日,他将跟随澎湃新闻的国庆直播再次回到武汉。那时,他会登上黄鹤楼,好好看一看这座曾交付热情与生命的城市。
以下是楼威辰的口述
在武汉,解散萤火志愿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ouwanbao.com/bbfz/1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