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克伯格“豪捐”,不只是慈善
朱昌俊
美国时间1日,初为人父的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脸谱”上深情更新状态,“麦克斯,我和妈妈都很爱你,也希望能尽力将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你,也为其他的孩子。我们希望你的生活充满了爱、希望以及快乐,就像你的降生给我们带来美好一样,我们也期待看到你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除了宣布女儿出生的消息外,这对夫妇还承诺将他们持有的“脸谱”99%股份(约亿美元)捐出,用于慈善。(12月2日中新网)
这是一封美国人写给自己孩子的信,即便他所创造的产品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还未能使用,却并不妨碍他的这封信和其在信中所作出的捐款决定,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的社交网络中被刷屏。尽管对于豪捐举动,也仍不乏动机上的猜测,但他这封写给女儿的信中所透露出的父爱和责任,已经冲破国界和文化背景差异让无数人动容,这也正是引发共鸣和刷屏的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在信中,扎克伯格不仅对社会进步抱以乐观的肯定,更从疾病、教育、环保、企业家精神等方方面面,指出了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做的更多更好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我们感动的是其中流露出的父爱与责任自觉,不如说是它启发了我们如何从“让下一代生活在更美好的世界”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发现进步,看待责任。
“我们会尽我们所能让这一切发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所有孩子都有一种道德责任感”;我们能否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让你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明今天无法想象的东西呢;我们是否可以培养出企业家精神,让你们能够创建各种企业、迎接各种挑战,以醋精和平和繁荣呢……这些问题相信不只是一位父亲所 “让孩子生活得更好”,这一点其实在所有的进步文化中应该都是相通的。如鲁迅曾就在谈论“如何做父亲”的文章中写道,“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在扎克伯格这里,它表现出了更多的超出个人层面的“父爱”——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下一代”,不只是某个区域,还是整个世界。这样的超脱和情怀,或许与其所从事的互联网工作有着很大的理念亲近性。然而对于再平凡的普通人而言,这一观念也未尝不具有启发意义,例如,它可以是让自己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个体之于社会的责任,“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由这封信所引发的公共围观,也让一向在职场之外低调的扎克伯格更深入的被外界所了解。如他很少对外披露自己的家庭信息,注重个人隐私,简约的着装,“保守”的消费……与我们一般所认定的富豪生活方式呈现出强烈的反差。虽然不必去刻板的比较这两种生活方式上的优劣,但扎克伯格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具有代表性的旨趣,对于目前规模不算小的中国中产阶层而言,其实已构成一种文化上的审美。或许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模仿扎克伯格,然而其所展示出的财富理念,家庭观念乃至生活方式,则很难不让人进行比较并反思。
一封信被围观,引发共鸣也好,单纯的审美也好,都应该是击中了不少人心中最柔软之处。它可以是NBA球星科比退役信中诠释出的对梦想的执着,也可以是扎克伯格对如何做父亲、父亲的责任何在的阐述。
要解释“扎克伯格”是如何诞生的,人们可能立即会想到社会文化层面,职业层面的种种原因,但今天“扎克伯格”的流行,已经以一种直接的方式证明,总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跨越国度和文化的界限,而这归结到一点,或就是对于人类进步价值的共同拥抱。正如这位新晋父亲在信中所指出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正义或是慈善,而更是为了伟大的人类进步。”
2.比“脱岗追星”更可怕的是侵犯隐私
陈广江
北京纪委官方网站2日通报数起“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典型案件。其中北京市朝阳区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多名工作人员遇到娱乐明星王某办理住房权属登记业务,丢下工作和大量排队办理业务群众,忙着追星拍照索要签名,该中心主任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3名当事工作人员被行政警告。(12月2日新华社)
追星有代价,公职人员需谨慎。只是因为在上班时多看了你一眼,就引发了一场公共事件,结果被处分并通报,但一点都不冤。不过,此事的真正“看点”,不是公职人员“脱岗追星”及其恶劣社会影响,而是公民个人隐私的泄露以及社会法治意识的淡薄。
王菲是大明星,但也是一个公民,其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根据相关规定,房地产登记权属信息属于个人隐私,除公安等部门办理案件调阅证据外,只能由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才能查询。王菲去办理房产业务,结果遭到多名公职人员的围观,个人隐私由此泄露,这恰恰说明公民的隐私保护堪忧。
无疑,王菲个人隐私泄露的“罪魁祸首”是朝阳区房屋权属登记中心的若干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他们的“失态”,此事根本不会发生,而这恰恰是最可怕的。在保护公民隐私权上,连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法治意识都如此淡薄,岂能奢望全社会形成保护个人隐私的氛围?
处理个人房产属于极度隐私的个人事务,未经本人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公开传播,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早在今年4月,围观事件发生后,王菲经纪人陈家瑛就通过微博发布声明,斥责相关媒体不顾职业操守,侵犯王菲个人隐私,并表示已委托律师收集相关证据,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所以,朝阳区房屋权属登记中心相关人员被处分只是一个方面,若王菲方面提出民事诉讼,他们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围观王菲事件是一堂法治课,给相关部门、媒体和社会提了个醒:追星可以,但不能逾越法治底线。
王菲隐私被泄露是我国公民隐私保护的一个缩影。现实中,公民的一些重要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当成明码标价的商品,给公共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在信息时代公民隐私保护的短板亟待弥补。
3.“抓鸟入刑十年”,到底冤不冤
高亚洲
近日,“河南大学生家门口掏鸟窝获刑10年半”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 “我在写作业,妈妈陪着我,她在看手机”“临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他在看手机”……读了孩子们的诗,你还忍心边陪他们边刷手机吗?最近,南京几名小学生记录下生活中最熟悉的“刷手机”场景,汇编成一首诗歌《放下手机,抱抱我吧》,孩子们质朴的呼声引发了众多家长的感慨与反思。(12月4日《北京晨报》)
虽然人在陪着你,然而心在手机里,这便是许多家长与孩子相处时的真实状况。“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相处,让孩子难免会由此产生一种冷落、疏远和落寂感。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刷手机上,如果这样陪与不陪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还不如一部手机重要”的错觉。当手机捆绑了作父母的业务时间之后,也就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变得淡薄。
随时都要拿着手机玩,对手机已然形成了巨大的依赖,这样的人被称为手机控。手机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缺乏亲密与温情。智能手机的使用给人带来了方便,如果过度依赖就会让自己成为被操控者,会对周围的一切失去敏感性,也会忽视身边人的感受,那怕是最相近的人。走路、上厕所、洗澡时候都要拿着手机,睡觉前还在刷微博、醒来第一件事摸手机、没有信号会抓狂、朋友聚会时自顾玩手机。相信这样的一幕大家并不陌生,到父母家去吃饭时,吃饭的时间没有刷手机的时间多,以至于面对父母的“唠叨”,也是随意应付;夫妻两人即便同睡一床,也是各自拿出手机玩耍,很少进行沟通与交流。“不想说话,不是没钱说话没底气,而一切都是手机惹的祸。”
科学上讲,患上手机依赖症有许多信号表现,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总爱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减少,甚至与他人目光接触时产生异样感。当你陷入“手机的世界”之后,意味着你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互动也变得稀缺,那怕是最亲近的人也会被无意中忽略。这对同样患有手机依赖症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并没有什么,因为大家的情况都完全相似,然而对于“置身机外”而需要获得情感慰藉的老人和小孩来说,这种情况却让他们颇感受伤,要么抱怨,要么愤怒。
曾有媒体报道,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年,一组来自美国的图片《现代人的社交为何注定灭亡》中,图片中的男女从第一次约会到彼此示爱,从一起看电影到共同为心爱的球队呐喊助威,都通过手机完成。它以一种近乎夸张的方式警告人们,手机正在毁掉我们正常的社交方式。现在,孩子们又用歌声告诉每个家长,手机正在毁掉他们希望的亲情,他们希望陪在自己身边的父母,是“全身心”而不是一个“手机控”。
“放下手机抱抱我”是对亲情的呼唤,只有意识到这种“冷漠的伤害”,才能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也才能在解放自己的同时,去更好的关心周边的人。我们不拒绝对新技术的使用,但不应成为手机的奴隶,否则在迷失自我的同时,也会造成整个社会的迷失。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怎么样治疗白癜风